频上热搜的婚姻命案,真的是人们越来越恐婚的原因吗?

文守玉医生 发布于2020-08-17 10:52 阅读量6994

本文由文守玉原创

  昨天下班回家后,看了最新一期的脱口秀大会,主题是《我们,结婚吗?》。

  其中一位脱口秀演员提到自己和女朋友相处蛮久感情稳定准备结婚,身边的哥们就开始劝,“不能结啊!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前一阵子,上了热搜的思文程璐关于离婚的对谈仿佛也在传达着一个信息——千万别结婚,婚后激情褪去,恋人迟早变成兄弟。

  钱钟书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已婚人士们纷纷表示此话诚不欺我,当他们听着未婚人士抒发对婚姻的向往时,顿时埋头苦劝:

  一边是新出台的“离婚冷静期”,一边是热搜中的“每日一个恐婚案例”,当代年轻人似乎对于婚姻越来越抵触了。

  关于恐婚心理,心理咨询师田桂霞老师做了一些总结:婚姻从表现形式上看,是双方财富、心理和生理的结合;从本质上看,是双方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盟约。

  这里面的要点有三:自愿一起生活、形成一种新的更加亲密互动和接触的类亲属关系、不仅有保护还有约束

  恐婚的人,大多是因为后面两个要点的无法突破而拒绝婚姻的。

  恐婚心理一:害怕自己重演父母的婚姻

  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性格和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经历了父母离异、感情不和、争吵、打架等家庭问题,就会感受到婚姻是种令人不愉悦、不快乐、不舒服的存在。

  因为Ta的认知体验主要来源于父母在婚姻中的互动,而且这些体验大多是是负面的。

  所以,Ta潜意识里就认为婚姻是充满不和谐,也是不快乐的。

  Ta也会在内心里担忧,自己一旦进入婚姻,就要过上父母那样的生活,而那是自己从小就害怕的生活。

  恐婚心理二:害怕自己无法处理好更加亲近的关系

  恋爱时的浓情蜜意实在美好,但彼此之间也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

  当关系出现问题时,如果采取指责和抱怨,就会让关系受到伤害。

  遗憾的是,你们的相处中,总会各自带着在原生家庭成长中习得的模式,去与对方相处。

  如果你是一个回避型性格的人,而对方又是一个强迫型性格的人,你们之间出现问题时,可能要面临较大挑战:即你越回避,Ta越追击,你们之间的交往就会常常处在一个恶性循环的互动中。

  所以,很多伴侣都是在相处中出现问题,没有进行积极有效解决,而回避了成长,因此也会对婚姻越发恐惧。

  恐婚心理三:害怕对方背叛或不忠

  亲密关系相处中,两个人之间是否能够建立安全的信任链接,是评价关系安全度的重要因素。

  当伴侣双方在交往和相处中,有很多的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时,如果你们做不到求同存异,就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因为对方的很多看待事物的观点,处理事情的方法都是你不熟悉的。

  倘若彼此之间沟通顺畅,而伴侣又能为你提供更多无条件接纳的话,你就可以放心地让自己去探索很多的陌生领域。

  但当彼此之间有很多的不同,就会引起你更多的不安,而又没法面对和解决时,就会发展为恐婚。

  恐婚心理四:害怕自己在婚姻中承担责任

  再恩爱的夫妻在生活中也曾有10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和50次出轨的念头。

  人世纷扰,遇到一些诱惑其实是难以避免的。

  爱情从来没有先来后到,但婚姻却始终要践行着一夫一妻制。

  所以,很多婚姻难免遇到“婚后遇到真爱”这样的考验。

  花心是一种本能,但忠诚却是一种选择。

  婚姻不同于爱情,爱情可以慢慢谈,换人谈,但是婚姻却像是一辈子的事业。

  所以,不乏有些人会因为害怕承担婚姻中的责任,亦或是根本没有能力扛起一个家庭而愈发恐婚。

  婚姻和关系在给人们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宁,但难点就在于我们无法得知眼前的关系和眼前的人将会给我们带来暴风雨,还是躲避暴风雨的港湾。

  就像这位脱口秀演员一样,即便他能够确定自己和女友关系紧密,也不确定是否应该步入婚姻,为此选择了婚前心理咨询。

  但不管是什么选择,都应该去做出行动本身。

  恋爱很难,婚姻也很难,但一味地恐惧无济于事,所有的恐惧都会在你行动的那一刻被你踩在脚底。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