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越来越“年轻化”丨辛苦一天却睡不好的痛苦,你体会过吗?

文守玉医生 发布于2020-08-13 13:38 阅读量7113

本文由文守玉原创

  “为什么睡觉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并且越来越害怕深夜的到来。”一位时常失眠的朋友如此感叹道。

  失眠是一种不容易自然进入睡眠状态,难以入睡或难以维持睡眠的症状。

  在网络上,伴随着失眠话题的,往往还有掉头发、抑郁、焦虑、压力大等关键词,倘若仔细翻看评论,甚至会发现有不少留言的都是年轻人。

  在长辈的观念中,孩子失眠救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就像父母们总是会说“小屁孩你哪来的腰”一样,当听到年轻人抱怨失眠时,他们也往往会说:“年纪轻轻失什么眠,你愁什么!”

  其实,失眠早已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了。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因为睡不好而饱受困扰。

  01.

  中国失眠人群数量巨大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报告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的失眠现患率为15%,并且失眠人数还在逐年增加,这代表着当前已有至少2.亿人口存在睡眠问题或睡眠障碍症。

  同时,一份针对中国人口失眠患病率的分析,也得到了相同的数据。

  除了失眠之外,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也很短。

  中国成人的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仅为6.5小时,尚未达到7-8小时的建议睡眠时间。

  一般来说,年纪越大,越容易遭受睡不好,甚至失眠的困扰。

  但如今,睡不好的年轻人,也变得越来越多了。

  中国医师协会于2018年发布的“90后睡眠指数研究”显示,90后的睡眠指数仅66.26,位于“苦涩睡眠”的临界点。

  被调查的90后中有33.3%处于“烦躁睡眠”的状态,29.6%处在“苦涩睡眠”,仅有19.4%的人能够享受“舒适睡眠”。

  大多数人睡眠状况不佳,呈现出“需要辗转反侧,才能入睡”的状态。

  从老年人到年轻人,再到青少年儿童,中国式“缺觉”似乎成了各个年龄段的问题。

  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们难以睡个好觉呢?

  02.

  你为什么会睡不着?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把失眠分成“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

  倘若你的失眠是偶尔的,由于突然的考试压力或过度兴奋,那么往往不需要任何治疗就能解决。

  但如果是长期的失眠,就该找找原因了。

  可以看到,失眠主要是由不良的睡眠习惯、精神健康障碍、一些内部外部疾病以及巨大的压力所造成的。

  上班很辛苦,996压得人难以有喘息的机会。

  压力太大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心情烦躁、情绪低落以及失眠状况频繁发生。

  劳累的都市职场人也只能靠手机解压,打游戏,看视频,一不小心又过了该睡觉的时间,恶性循环也就从此开始。

  同样的,精神心理问题也往往是压垮人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倘若患有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甚至仅仅是伴有一些焦虑、抑郁情绪,那么你的睡眠质量也将大打折扣。

  03.

  睡不好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晚上入睡难,清晨醒得早……

  失眠除了让人疲惫和焦躁外,还可能增加额外的患病风险。

  其中最先受到影响的,可能就是你的精神心理状态。

  如果以ICD-10中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子类别进行划分,失眠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则集中在情绪障碍和不同的行为障碍上。

  尤其是重症失眠群体,和对照组相比,他们患上“情绪障碍”的概率是未失眠人群的12.6倍。

  在“抑郁、焦虑和双相情感障碍”分类中,重度失眠患者罹患终身抑郁症的几率高达54.3%,是未失眠群体的五倍

  这意味着,当人们长期失眠并愈加严重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困倦和疲惫,还可能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精神疾病。

  并且,随着失眠程度加深,患病的可能性会越高。

  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发现,大约40%因为睡眠问题求医的患者伴有精神疾病。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时候,失眠的可能性也会相对较高。

  那么,失眠应该如何应对呢?是口服褪黑素,还是生吞安眠药?

  在采取措施前,最好先对自己的失眠状况有个判断。

  因此,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师,把危险性降到最低,才是失眠人群的最优选择。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操劳一天回到家却睡不好,苦上加苦的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