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有一个来访者问过我:“因为亲密关系而来做心理咨询的人数多吗?”
大家认为自己是因亲密关系来寻求帮助的比例,其实是相对比较高的。
但是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看,Ta面对的可能不一定是亲密关系的问题。
你可以这么理解,来访者走进咨询室的时候,Ta带来的问题往往是症状。
比如说一个人发烧,这是症状,但是Ta真正出现的问题有可能是肺炎,是感冒,或者是免疫力低下。
所以,有的来访者可能是因为在亲密关系中遇到了困扰,但是进到心理咨询的逻辑里面,我们不会把它定义成“与亲密关系相关的问题”。
今天,我们决定就此和大家聊一聊一些年轻人的、细碎的、关于亲密关系的话题。
也许你会从中看到自己爱情中的痛苦、焦虑、遗憾与怀念。
01.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人为什么会相互吸引?
第一,你们俩的心智水平发展是在同一层面上的.
第二,你们往往经历过非常相似或非常匹配的创伤,那些创伤使得彼此“一见钟情”。
经常有人说,我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男/女朋友,但往往大家会发现,最后找的或特别吸引你的,都不是你列的那些条件。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不是依靠你的理智,更多的是内在创伤的吸引。
亲密关系是自我探索和认识自我的一部分,人不会喜欢一个和自己完全不相干的人,实际上我们对于其他人的强烈的喜好或者厌恶,都是和自己有关的。
比如说学生时代的乖女孩,特别容易喜欢班里调皮捣蛋的“坏男孩”。
为什么?
因为所谓的“好女孩”往往特别听话,意味着她必须要压抑自己的“调皮捣蛋”的那一部分。
你说她真的是喜欢“坏男孩”吗?
其实不是,她喜欢的是自己不能表达的那部分的渴望。
02.婚姻也是有保质期的吗?
讲到婚姻,一定脱不开社会对于两性角色的要求.
不是人们对于婚姻失去了信任,而是在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女性和男性的社会分工和社会角色也会有变化。
总会有一些人思考,我是否适合这个制度,或者有没有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作为一个女性,在今天我自己就可以获得经济收入,可以养活自己,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去思考,婚姻究竟带给我什么?
我进入一段婚姻,究竟是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了,还是更糟了?
当然不只是女性,男性也会思考这个问题。
有可能男性也是被架在这个位置上,比如可能自己很想在家陪小孩的,但出于社会对男性的要求,必须要出去工作。
03.很多人都曾想过:
以后遇到更好的人该怎么办?
你永远都会遇到更好的人。
对于“更好的人”的定义,伴随着你的成长,你对它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没有任何一段关系能满足你所有的愿望,在一段关系里面,你总会觉得是有缺失的,然后你会把你缺失的那部分投射在你后来遇到的人身上。
人和人之间的相爱不是这么简单,不是你遇到一个更好的人,你就会想要离开现在的人。
你和一个人建立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你们一定是在共同成长的。
成长过程中,你也会遇到令你动心的人,Ta也会遇到令Ta动心的人。
成年人都会知道,你永远会遇到所谓更好的人。
你真正在意的是和你现在相处的人,你们是否愿意和对方一起面对亲密关系这条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包括遇到了一个“更动心的人”。
就算大家抱有“也许有一天还会遇到更好的”这种想法也没有关系,因为你可能不确定你自己想要什么,你就是在探索和尝试。
04.人们都说要“爱自己”,
到底怎样才算爱自己?
爱自己是一个能力,而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能力。
它意味着你对自己有清楚的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你能够承担承担责任和代价。
从人格健康层面上来讲,你有相对稳定的自我价值系统。
一个人要对自己有稳定的自我评价,不受外界的声音和表达而改变。
比如你经历糟糕的事情,可能会觉得我这件事情没做好,但不会感到自己很糟。
这套价值体系相对成熟的人,无论你的价值体系和你所处的文化、以及父母给你的价值体系是否一致,你都能允许你的价值体系独立存在。
这就意味着你不会去牺牲掉自己,去讨好别的价值体系。
在这个基础上,你就一定有能力爱自己,能够接受自己。
当你有相对确定的自我认识和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就算你遇到糟糕的亲密关系时,你的心理状态都是有弹性的,人是有能力喜欢自己,有能力去喜欢别人和给予别人爱的。
05.很多人的困难,
在于无法开启一段亲密关系
如果你在努力做你热爱的事情,这些热爱的事情也一定会带你走向跟你兴趣相投、欣赏你的人。
当你的心态不是抱着遇到那个人,而是想遇到一些很好的朋友,你就会有更大的概率遇到你真的喜欢的伴侣。
你们一定会先是好朋友,然后才可能是伴侣。
与其待在家里等待爱情,不如趁着大好时光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就像唐僧不上路永远不会遇见悟空八戒和沙僧,永远不知道路上有什么妖魔鬼怪
如果说爱情也是打怪升级,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妖魔鬼怪,那就先上路再说。
毕竟你先上路了,才有机会遇到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