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结束后,是孩子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高峰期!

文守玉医生 发布于2020-07-19 09:29 阅读量6772

本文由文守玉原创

又一年高考落下了帷幕,今年的高考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而显得格外特殊。

但每年轰轰烈烈的热闹景象背后,也总有一些令人惋惜的悲剧。

尤其是高考刚结束时,还有成绩公布后,媒体上几乎年年都有考生自残、自杀的报道,而且被报道出来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我长期从事青少年精神心理临床诊疗工作,所接诊的来访者中就有很多是高考生。

也许是实际的成绩与预期不符,也许是更深层次的心理或家庭问题,这都有可能会让刚放下负担的考生们又走向极端。

目前国内的精神心理服务资源稀缺,对于青少年能够实现高效化干预就更为稀缺,这时,家长们的防范、识别、干预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结合我的临床实践经验,对高考前后部分考生的心理变化、行为迹象等方面做了一些简单总结,希望能对父母、老师或是考生自己都能有一些启发,减少悲剧的发生。

01.早已积累的精神心理问题

高考会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但是,为什么有部分考生会在考后出现极端的行为呢?他们的内心究竟经历了什么?

其实,这往往是因为在高考前,他们就已经遭受过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可能是来自于家庭的,也可能来自于同学、老师或者网络中的。

也就是说,他们早就形成了精神心理障碍,比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甚至双相情感障碍等等。

而带着强烈的负性情绪和压抑参加高考的话,是很容易发挥失常的,这又是一个重大创伤。

特别是哪些有强迫症或者有强迫型人格特征的孩子,他们对于学业追求完美,高度自我施压,强迫自己必须达成目标。

如果某科考试碰到了难题,他们的焦虑程度会骤然升高,陷入灾难化思维,这一科可能就考砸了。

孩子的精神支柱一旦崩塌,就很容易出现极端行为。

所以,父母和老师要深入地看到高考生产生自杀念头的真正原因。

高考压力、学业压力只是最直接的导火索,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往往是孩子过往遭受过叠加性的心理创伤,甚至可能有过病理性的正性情绪体验。

所以,他们表面看起来也许很平静,甚至非常懂事和努力,但所做的一切可能只是在履行使命。

等自身被施加的压力与义务达成后,卸下重担的考生就很可能会走向极端。

微信图片_20200719092157.jpg

02.如何识别和干预?

如果孩子在高考前后存在精神心理问题,细心观察的家长往往都能探寻到蛛丝马迹。

比如,部分孩子因压力太大而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比如烦躁、失眠、不说话等等,甚至说一些“死了算了”这一类消极的话。

无论这些话是有心还是无意,家长们都要高度小心,密切观察孩子的举动,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

另外,如果孩子在考前已患有精神心理障碍,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了焦虑、紧张,似乎发挥得不好的状态,但考试结束后孩子的情绪却突然好转,这时家长们更要注意了。

这有可能是因为压力一下子减轻了,孩子放松下来后情绪比较愉悦。

但这也有可能是他们已经产生了极端的心理,为了成功实施便伪装情绪好转,让亲近的人放松警惕。

这种情况下的自杀成功率极高,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识别出迹象后,父母和老师要懂得去合理引导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考这一关。

微信图片_20200719092306.jpg

近期接受我们心理干预的青少年患者中,就有两位应届高考生。

其中一个孩子的病情很严重,她曾被诊断抑郁症,吃了很多药,但疗效不是很稳定,后来决定接受心理干预。

她当时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很多,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和考试,但她又要求自己必须参加今年的高考,所以压力很大,甚至有曾出现过自残行为。

我们对这个孩子做了4个阶段的心理干预,每个阶段告一段落她就马上赶回去学习。

高考结束后,我对她“虽然遇到了极大困难,但还是顺利完成了高考”的这件事给予肯定。

我跟她分析,她从这次的绝望和痛苦中挺过来了,渡过了磨难,她的内心和精神已经变得更加坚韧,以后再次遇到困境时她的应对能力会更强。

QQ图片20200719092649.png

所以,发现问题后及时的干预非常重要。

另外,如果一时间无法获取专业的心理援助,家长也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无论工作再忙,在孩子高考后都一定要多加陪伴,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及行为;

即使孩子自以为考得不错,但查询成绩时也要留意。有可能真实的成绩与孩子的期待有很大落差,这也是非常常见的、引起孩子情绪崩溃的情况;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消极的思维和想法,都应及时与孩子沟通。

良好、有效的沟通一般分为3步:共情、倾听、积极引导。

父母要懂得理解孩子的角度,在共情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对于他们的一些错误观念、认知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学会从一生的高度去看待高考。

QQ图片20200719092600.png

写在最后:

从某个角度来看,高考不仅是对考生来说是一道坎儿,也是对父母、家庭的重大检验。

一场高考往往可以看出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之高低,可以看出父母的智慧,可以暴露很多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深层次问题。

希望家长们也要不断学习,提升格局和眼界,才能与孩子一起接受“高考”的考验,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成为与孩子“亦师亦友”的理想家长角色!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