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这段时间,新冠带来的影响日渐削微,人们也已经投入到了往日的忙碌中,也因此有很多人表示:
“最近总觉得睡不够了。
晚上翻来覆去很久才能入睡,结果早上起来困得不想起床。”
事实上,像类似“感觉睡不够”的现象,在当下已不在少数。
目前,有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每天没办法获得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人们会感到睡不够?睡不够会对我们生活造成哪些影响?以及又该如何改善自己的睡眠。
01.你是不是睡眠匮乏?
睡眠研究者将“无法获得足够的睡眠”称为“睡眠匮乏”。
人们对睡眠的时长需求并不相同,例如老年人一般需要的睡眠时长较短,而年轻人则需要更长的睡眠,才能在醒来时感到神清气爽。
到底睡多少才是足够好的睡眠呢?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给出了一组数据,称够好的睡眠需要满足这以下条件:
躺上床后,在30分钟以内能够入睡;
夜晚的睡眠时为7-9小时(适用于18-65岁的人);
夜晚醒来不超过1次,如果醒来,能在20分钟以内入睡。
如果平时不太关注自己具体的睡眠时长和醒来次数,要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可能睡眠匮乏呢?
在此,我们罗列了一些睡眠匮乏者会有的几点表现,你可以将自己的情况与之比照,看看自己是不是表现出了如下征兆:
1.白天总是很困。有时发现自己坐着或者开车时不受控制地打了个小盹
2.工作时很难集中注意力。一旦意识到手头的工作需要专注,就会感到疲乏和头疼
3.感到学习能力与记忆力下降。觉得很难记住新东西、学会新事物
4.收拾东西需要更长时间,偏好慢腾腾地走路、慢腾腾地回应别人
5.总是感到很饿。一早醒来就饥肠辘辘
倘若你发现自己符合以上的描述,那你很有可能正遭受着睡眠匮乏的困扰。
为什么人们没法获得充足的睡眠?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地谈一谈哪些事物阻碍人们获得充足的睡眠。
02.哪类人群更容易睡眠匮乏?
1.你睡不够,也许和人格特质有关
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会影响到一个人能不能拥有充足、良好的睡眠。
尽责性水平较低的人更难睡好
研究发现,低尽责性者很难规划自己的睡眠,也很难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
尽责性人格与人的自律能力和条理性有关。
一个尽责性水平较低的人很难自我约束,去按照既定计划完成任务。
他们往往并不重视做计划,包括睡眠计划。
因此他们也就很难养成良好的睡眠时间,大脑没有办法形成可靠的睡眠节律,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释放“睡眠信号”。
同时,低尽责性者的睡眠时长也经常充满波动,他们经常会因为工作和学习,挤占原本睡眠的时间。
内向者更难以入睡
比起外向人群,内向人群更难快速地睡着。
这可能是因为外向者倾向于在公众场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释放自己的情绪,忧虑已经在室外解决,回到卧室后,他们可以带着更少的心理负担入睡。
相比之下,内向者更喜欢在独处状态下思考问题。
当夜晚他们独自躺上床时,会有意识地思考问题,更难以入睡,因为入睡需要人们能放开对思维的掌控。
2.总在闹钟响起后“多睡一会”,会损害你的睡眠
闹钟响起却觉得没睡醒,许多人会按下“多睡一会”,试图能拥有更多的睡眠,哪怕只有十分钟。
然而,“多睡一会”不仅不能帮你补足不够的睡眠,相反,还会影响你入睡和醒来的时间。
这是因为,我们并不是在闹钟响起时一下子就从深眠转变为清醒。
在闹钟响起之前,身体就需要一段时间做好准备,让你的机能逐步苏醒,直至在闹钟响起的时间能彻底做好准备。
而一旦你按下“多睡一会儿”,选择继续去睡,身体就会感到“虚惊一场,我不需要这么早就准备好苏醒”,又转换为睡眠模式。
等闹钟再次响起时,身体还来不及从睡眠中调整过来,反而会让人感到昏昏沉沉,这种昏沉感往往会持续2~4小时。
于是你就会发现自己很难在该困倦的时候感到困倦,或是在该清醒的时候清醒过来。
03.那么,如何才能拥有充足的睡眠?
如何改善睡眠不足的情况呢?
其实并不难,但只做一两个改变可能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持续而系统地做有利于睡眠的事。
1. 睡前:创造有利于睡眠的状态
舒适的环境能提升人们的睡眠质量,也让入睡变得更容易。
在睡前,首先调低自己的内部温度。
因为当人们入睡后,体内温度会逐步下降,而提早降低体内温度,可以给大脑传递一个信息:“我已逐渐入睡”。
为此,我们可以在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或者冲一个热水澡。
其次,在上床睡觉之前,把你会担心的事情先好好地想一遍。
这样把担忧的事检查一遍的好处是,你就不会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拼命想自己是不是漏了什么没有考虑。
当处于放松的状态后,你就会发现自己能更快地入睡,而且睡得更沉。
2. 躺上床以后:专心睡觉,顺其自然
当我们躺上床以后,Orman医生建议人们不要在床上做除了睡觉以外的其他事,比如玩电脑或手机。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大脑将“床”与“睡觉”建立关联。
这样当人们以后躺上床时,大脑就知道“是时候睡觉了”。
尽管人们在床上要专心睡觉,但是不要过于“用力”地尝试睡着,要顺其自然。
如果你总在问自己“睡着了没有”,你会发现自己时不时地会变得警醒、随后检查自己的睡眠状态。
这样反而是不利于人们入睡的。
如果你发现自己短时间内睡不着,索性从床上爬起来,回到桌前读一会儿书,等感到困倦后再躺回床上。
人们很难彻底抑制自己的思维,而转变思考内容会容易得多。
3. 日常生活:培养有利于睡眠的生活惯例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固定、时间精准的睡眠生物钟很重要。
这要求人们按照比较固定的时间入睡和起床。
如果前一天觉得没睡好,也不要在白天补足睡眠,这样可能会扰乱到你的生物钟,正确的做法是晚上稍早一点入睡。
同时,如果你因为工作的事突然要熬夜,那么不管你在那一晚可以睡多久,你都要按照平常的时间起床。
即使是周末,也不要养成赖床的习惯,而是尽可能按照工作日的作息入睡与起床。
最后,我们希望今天的文章能让大家了解如何能睡得更好,不论前一天是不是有足够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习惯能长期地提升我们的睡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