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都必将处于各种焦虑之中。
比如死亡焦虑、患有某种疾病的焦虑、考试焦虑、工作焦虑等等,这是一种会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情绪,焦虑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亲子关系中,我们会很清楚的看到这种焦虑现象的存在。
有这样一种现象:叫做“你妈觉得你冷”,就是你明明不冷,但是妈妈觉得你穿的很少,需要多穿一些。
那我们知道,这种情况往往是妈妈在焦虑,无法真正看到这个孩子的需求。
在亲密关系中,焦虑的现象也很常见。
最近另一半没有联系你,回应微信时不及时。
这时候就会产生好多焦虑,比如Ta是不是不爱我了,我是不是没有那么重要?
于是有的人会陷入到自己的思虑当中,连日常的工作、学习也没心思处理了。
在非常焦虑的情况下,人们会失眠、多梦,突然惊醒,睡眠浅。
有的还人会出现腹泻、恶心,腹痛,心慌心悸等身体反应。
究其原因是和内在某种焦虑情绪无法处理和表达,给身心带来更多的影响。
01.揭开焦虑的迷雾
当人们感到焦虑时,往往可以体验到,被焦虑所包围的感觉。
它的本质是一种处于扩散状态的不安,具有模糊性、弥散性,没有相对明确的对象和内容。
恐惧是针对特定危险的反应,当有人害怕狗时,只要离狗远一点,危险也就解除了。
而当人们焦虑时,往往无法离开引发焦虑的情境,比如考试,写论文,评职称,你不能不去做,因此,和这个东西的关系是胶着的,你害怕它,但是又只能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因为是必须要完成的,所以视线无法离开它。
比如对完成论文非常焦虑,一段时间内不想要触碰论文,但是那个论文就一直在那,玩也没办法放心的去玩。
即使做其他事情,内心里也潜藏着担忧。
于是在一段时间里,处于僵持和胶着的状态,体验到非常强烈的无助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焦虑和恐惧的不同在于害怕对象是否明确,是否有控制感。
如果害怕的对象很具体很明确,人是可以知道是怎么应对,是有控制感。
而不明确时, 往往有种不确定感,会带来很强的失控和无助的感觉。这也就是焦虑如此恼人的原因。
焦虑就像一层大雾,被它吞没时,人的认知功能、判断能力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时便无法对外在客观现实、危险情境和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
02.了解焦虑的分类,深层理解焦虑
1.现实的焦虑
是对于现实的、客观的威胁、灾难及危险所表现出的焦虑。
一般的反应有惊慌、躲避及恐惧、愤怒与攻击。
它来源于人们对外部世界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的感受,只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或行动,就可以从客观方面解决这种焦虑。
2.神经症的焦虑
客观威胁没有那么大,但是个人主观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这种焦虑往往是和客观情景不符合的,是压抑在无意识里的焦虑,造成焦虑的威胁来于人格内在的冲突。
也就是说阻碍个人使用自己的力量的,不是客观上的脆弱,而是他内在的心理模式和冲突。
这些冲突往往来自于生命的早期。
虽然压抑始于早年的亲子关系,但是终其一生,会以压抑威胁的方式持续存在。
压抑对威胁的恐惧,导致无法辨认焦虑的来源。
无法对危险进行分辨和评估,会助长个人的无助感,造成个人自主性的减损,也就是个人力量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3.道德性焦虑
这种焦虑来源于道德、法律和自我理想。如对自己要求过高,要求自己尽善尽美等。
如果自我的行为不符合超我的要求,超我就会对自我进行惩罚,从而产生道德上的焦虑。
03.建设性的转化焦虑,过有创造力的生活
焦虑是非常难以忍受和接纳的。
大部分焦虑的人群一直在煎熬的情绪中忍耐,也努力的和自己内在的焦虑和冲突抗争。
对焦虑情绪的处理,都带有过往处理此情绪的经验和自动化的反应方式。
对焦虑的应对,我们需要尝试以建设性的方式去处理,改变原有的情绪应对的方式。
1、以非评判和嫌弃的态度去体验、尊重和接纳当下的情绪,评估和理解它传达给你的讯息,同时去看自己可以为自己的情绪做些什么。
你需要对自己的焦虑进行觉察、理解和评估,如果超出了自己可以承受和处理的范围,这时候需要找相关的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我们知道在很多时候,大部分人感觉到焦虑时,只是自己去承受和处理,在他们成长经历中,父母和身边的养育者无法帮助孩子去消化焦虑,久而久之,一部分人靠忍耐、煎熬过去。
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你生命中遇到一些困难,可以找其他人帮助你,也是一种好的方法。
2、在关系中,情绪激烈时,避免直接倾倒情绪,平静下来后尝试去沟通。
当人们感到焦虑时,常常采取的方式要么是回避,仍其发展;要么会做出一些保护性的行为,如指责别人,攻击对方。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当父母对孩子学习非常焦虑时,他们不是尝试去处理自己的情绪,而是直接把焦虑的情绪倾倒给孩子,更有甚者会选择打骂和批评。
如果我们仔细想想,知道父母很不容易,一定很焦虑,工作很辛苦,孩子成绩又不理想,有的还特别调皮。
但是家长们需要去自己承受这个焦虑的部分,和孩子在情绪平静的时候,好好的沟通。
所以其实这需要家长们对自己的情绪有很强的涵容作用,才能帮助孩子去消化情绪。
只有我们有过往面对焦虑的经验,才能面对当下和未来的焦虑经验,而不至于被焦虑吞没。
我们每一个人生命至少在这一世都是只有一次,我们为何而活着,想要怎样生活,是一个一直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但是我想,按照生命本来的样子,让它生长和绽放,尊重自己的节奏,不同的生命历程都同样有自己的价值,都是一种生命的完成。
最后祝福大家可以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带着焦虑去生活,转化焦虑。
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和节奏,适度冒险,过有创造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