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 | 成为妈妈后,才是一切痛苦的开始

文守玉医生 发布于2020-07-08 09:31 阅读量6785

本文由文守玉原创

生完小孩的女性会容易抑郁,虽然这件事一直被公众挂在嘴边,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重视起新晋妈妈们的身体、情绪以及心理上的变化。

其实不仅是普通人,许多女明星也曾经历过产后的抑郁状况。

身材走样是女性在产后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情绪的起伏同样也是女性要面临的挑战,而产后抑郁就是其中一项最大的难题。

因此,为了孩子及家庭的幸福,我们就需要先了解一下:倘若产后抑郁了,该怎么办?

01.什么是产后抑郁症?

根据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数据显示:

在我国,有50%~70%的女性都会在生产后出现抑郁倾向,而最终发展成产后抑郁症的几率约在10%~15%。这意味着大约每十个产妇中就有一名会遭遇产后抑郁症。

很多没生过孩子的女性,以及大多数的男性,可能都很难理解“产后抑郁”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就是生了个孩子嘛?至于寻死觅活吗?”

“我天天上班多辛苦,你在家呆着还能有多累?”

“我妈生我时怎么没抑郁,你太矫情了吧?”

但事实上,产后抑郁真的是病,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产后抑郁症状与“恶劣心境”相似,却更为明显强烈。

主要表现为情绪严重低落、不稳定易怒、睡眠障碍、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缓慢等,无法照顾孩子等等。

产后抑郁多于产后6周内起病,部分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会持续1-2年。

02.为什么产后容易抑郁?

1.孕期呕吐等身体不适

2.性激素变化

3.产后躯体疼痛

4.生完孩子变迟钝

5.遗传因素

1、哺乳不顺,自责愧疚

常常陷入自责情绪,新手妈妈们都会陷入“为什么连宝宝最需要的我都给不了”的自责心理中。

并不是每个妈妈都能第一时间察觉到孩子的需求,压力大的时候只能和孩子一起嚎啕大哭。

2、睡眠缺乏,焦虑烦躁

晚上由于孩子的睡眠不安稳,不间断的需要哺乳等问题,妈妈们的休息时间也会严重不足,更容易让人整日处于焦虑的状态中,倘若没人帮忙,就更加烦躁了。

3、难以适应角色的转换

很多年轻妈妈在生完孩子由于瞬间成了“妈妈”,被各路人告知所有的生活重心都只能是孩子,心理上往往会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

陷入这种情绪的新手妈妈们,心理上很脆弱也很敏感,容易与家人产生矛盾和摩擦。

03.产后抑郁该如何治疗?

1.SSRIs:是产后抑郁症的一线治疗药物,常见的有: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

2.雌激素:可作为产后抑郁的辅助治疗,有多种神经调节功能。

微信图片_20200708092542.jpg

微信图片_20200708092633.png

微信图片_20200708092656.png

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等方式,可有效消除来访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产后抑郁得到改善。

这项方法主要用于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一些社交问题,包括:

不正常的悲伤反应

人际冲突

角色转变困难

人际交往缺乏

......

产后抑郁的患者容易把注意力和思维集中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最后陷入到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圈中。

这时候需要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调整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04.该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治疗产后抑郁症,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责任,产妇的自我调节和家人、朋友的关怀同样十分重要。

新手妈妈们及其亲属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接受不完美,接受负面情绪

不要一味地追求完美的母爱和教育。

有时候,你需要允许自己犯错,也要允许孩子犯错。

做母亲这件事,其实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会”的技能。

大家也都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尝试中渐渐适应,变得更加成熟、尽责、游刃有余的。

2、要敢于说不

如果你觉得家人的要求不合理或是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那么应当勇敢地提出质疑或拒绝。

3.学会求助,寻找支持系统

不要总觉得“必须自己一个人扛”。

你也可以寻找支持小组,和有相似经历的人在一起交流,不要害怕谈论在与子女交流过程中的负面情绪,因为那并不意味着你不爱自己的孩子。

最后,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再觉得产后抑郁是无病呻吟;希望产后抑郁得到重视,悲剧不再发生;希望所有的妈妈们都应该得到家人最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