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是为下一次不失恋做的技术准备

文守玉医生 发布于2020-06-26 09:38 阅读量6734

本文由文守玉原创

最近这段时间前来做咨询的很多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的来访者,经常呈现的一个主题就是:

失恋了,遭遇情感危机了,发生矛盾了,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重要情感挫折。

在这里,我想分享给大家几个建议:

01.第一个建议: 守候而非指导

失恋其实是一个非常感性的过程,它并不属于理性的范畴.

失恋之后,人们都容易有一种体验——

感觉自己被掏空了,有一种失落感,一种很强烈的被掏空的失落感。

很多的理性的建议或指导,在这个时候、特别是在失恋初期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无效的。

如果你的朋友失恋了,你的存在本身,我们的存在本身守候在TA身旁,实际上会比你给出的任何具体指导都更有意义。

02第二个建议:

允许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

失恋之后常常会出现这样几种情绪: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种是巨大的悲伤,而另一种则是愤怒。

要允许这些情绪出现,是为什么呢?

比如有的人失恋了,两三个月已经过去了,甚至是在半年后,他们跑来咨询室找我说:为什么我还待在这个情绪里面?

在此我想提到的是,情绪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你越是希望情绪尽早地离开,那么它越会起到助力,越会停留在你身上。

微信图片_20200626093241.jpg

情绪和意志其实是有所不同的,它和理性也是不同的。

它的到来有着它自己的规律,是我们很难以用意志去控制的。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你越能允许自己充分体验失恋后所浮现出的情绪,那些情绪就越有可能放过你。

1、失恋后“悲伤”的意义

你可能会想:悲伤这种令人难过的情绪人们不是避之不及的吗?

那为什么悲伤这种情绪经过人类的进化依然还存在?

这是因为当你感到悲伤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慢下来”——

你会流泪,你会叹息,它会使你的生活节奏定格一阵子,让你能够重新积聚改变,以至于重新整合自己,从而继续前行。

所以悲伤是一种非常有整合力的一种情绪,它的存在有一种很强烈的健康意义。

2、失恋后“愤怒”的意义

我在临床上,会把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够表达愤怒的人称做“绑着双手在生活的人”。

所以愤怒这种情绪就像我们的双手,当别人侵犯到我们的私人生活边界的时候,当不公平的事情加诸于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会自然的产生愤怒,从而把这种不公平的力量推回去,是一种充满正义的愤怒,维持着我们和他人之间的人际边际。

如果你在和前任的关系中你体验到了不公平,比如对方对你态度冷淡,或是做了不公平的事情时,表达出愤怒,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帮助你尽快,或者说是稳定地走出这段感情的阴影。

3、说说“负面”情绪

我们常常太注重所谓的“正能量”而忽略了“负能量”——

这个正负之分实际上是一种比较粗浅的,不太负责任的分法。

除了刚才讲的悲伤、愤怒,还有孤独感、委屈等所谓的“负面”情绪,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都会让我们整合或者接纳自己所有的经历。

走过去后你就会发现,你的情绪不会伤害你,你的情绪也并不会亏待你。

一个经历过失恋并且能够接纳在失恋之后产生各种情绪的人,会逐渐累积一种叫做阅历的东西。

而一个逃避情绪的人和一个能够接纳自己情绪的人,往往会有着不同的成长方向。

当你能够收编以及整合你生命中的负能量,你就会获得一种更加立体和完整的人格,同时你的整个生命也会变得更有深度起来。

03.第三个建议: 保持情感的界线

什么叫保持情感界线?

就是将注意力从对方的身上引回到自己身上来。

很多失恋的来访者会经常表示他们的前任对他们很糟糕,甚至是劈腿以及嘲笑他们,做了很多并不公平的事情。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在这时都会努力引导来访者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你的前任是你曾经爱过的一个人,这份爱是来自于你,是你由内而外的对他产生过爱,而且你实现过这份爱,你和TA在一起了。

我会引领我的来访者来梳理这段爱的过程,将Ta从内而外的这一份有可能是人世间最温暖的一段感情,从酝酿到表达、到付诸实现、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我会让Ta走一遍。

虽然恋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但分手成为事实后,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对自己负责。

在某种程度上,你已经为自己的这份爱付出了,经历过表达、接纳、经历、结束的过程。

通过这种维持感情的界线,把感情从对对方的埋怨和对自己受害的位置认定,回归到自己的担当上,让Ta能够知道自己在爱中所承担的这个角色和责任。

当你真正走出了失恋,你会成长、更加懂得自己。

在下一次感情中,你也可以更加负责、更加真诚、甚至是更有担当。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