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迷茫,该不该和另一半走下去?”丨判断关系好坏的标准有哪些?

文守玉医生 发布于2020-06-19 13:23 阅读量6934

本文由文守玉原创

昨天晚上,我们收到了这样一条很具有代表性的留言:

“和Ta在一起一年多了。

最近可能意识到关系里存在一些问题,我对未来有些悲观,觉得彼此并没有那么合适。

但过去也曾共同体验过过很多开心的时光。

有什么方法能够判断对方是不是对的人?我还该不该和Ta继续走下去?”

之前我们也有收到很多类似的提问:我怎么知道对方是不是适合我的人,有什么判断标准吗?

于是今天,我们打算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更加简洁、具体的建议——

选择伴侣时需要规避哪些错误?以及帮助你判断自己是否处于一段可长期发展的关系中。

01.恋爱前就不能忽视的“信号”

无论是处于被荷尔蒙冲昏了头脑的阶段,还是因为沉没成本过多而不舍得放弃的时候,你都应该尽量避免以下几种在选择伴侣上的错误:

1. 忽视对方言行上值得警惕的“红灯”

有很多人在分手后都会说感慨一句:

“我该早点放手的”

“其实我早就知道了”

“我只是一直在自欺欺人”

……

如果一个人的身上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那么无论隐藏得再好,也一定会有暴露本质的细节。

比如,Ta在约会时表现得对你关怀备至,但你却发现Ta会对服务人员呼来喝去。

又比如,你发现Ta会习惯性地,对你撒一些看似“无伤大雅”的谎。

倘若你注意到了这些值得警惕的信号,那么,最不应当做的就是装作无事发生。主动询问对方,给Ta一个解释的机会,不要自行过度的解读,更不要接受蹩脚的借口。

即便是微小的不良信号,通常也都会发展成关系中重大的矛盾。

如果你总是忽略掉这些行为信号,就可能会在将来给自己添更大的麻烦。

2. 选择和自己沟通起来有困难的另一半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惯用的沟通风格,沟通风格不同也并不等于无法彼此理解。

只是,一个人整体的沟通风格就像是性格一样,很难发生巨大的改变。

 比如:

你思维快、说话也快,而Ta思维慢、说话慢;

你喜欢有话直说,而Ta通常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冲突;

你总是想什么就说什么,Ta却偏向于反复斟酌,有把握时再主动提及。

每一天、每一个小互动都能体现出各自的沟通风格,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问题是,你能否适应你伴侣的风格和方式呢?

3.忘记了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边界

预先建立好双方的界限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事。

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需要独处的时间。

你会有和对方不一样的兴趣,也会有自己的朋友和个人的爱好。

当你把你的生活和另一个人融合在一起,你是两人共同体的一部分,但同时,你仍保有你的独立性。

如果你不在一开始的时候设立好界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只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你们不需要所有的事情都和对方一起做。

你们也不需要喜欢一样的东西。

当你需要自己的时间时,你就应该毫无顾忌地去享有本应属于自己的时间。

否则,随着你不断需要牺牲、妥协个人的意愿,之后的生活就会充满着抱怨与争执。

02.容易成功的关系具有哪些特点?

1. 总体来看,你们是般配的

“门当户对”这个词虽然传统且老套,但也不无道理。

两个人在婚恋市场中的价值是否匹配——

包括外表,社会关系,社会资源等等,对关系的影响可能比人们想象中还要大。

两个人的“婚恋价值”差异越大,关系中潜在的矛盾就会越多。

 这些矛盾可能包括价值观、消费观和人生规划的不同,并且也正如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两个在各个方面都明显不般配的人也更加容易引起出轨的情况。

2. 你们有相似的健康习惯

研究发现,比起受教育程度和外貌等方面,两人在健身习惯上契合与否尤其能够预测一段关系的满意程度。

也就是说,假如你热爱运动,坚持健身,但你的另一半却每天都宅在家里,并且不打算对此做出改变。

那么,这的确会对你们之间的关系,造成比想象中更大的打击。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是否拥有共通的健康习惯反映了人们对于闲暇时间的安排和对生活的态度,而这两点的契合度与两个人是否能建立长期的关系有很强的关系。

3.周遭朋友支持你们的感情

很多人都会认为,一段关系只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事而已,和其他人毫不相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这样的——

你选择跟谁在一起是你的自由,你也不需要为自己的选择对他人负责。

但另一方面,一段关系能否获得朋友的支持确实也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研究发现,获得了周遭亲友祝福和支持的恋情更加长久,从长远来看也更加稳固。

相对的,完全不被自己家人、朋友所认可的关系也大多在进入关系的下一个阶段之前就分道扬镳了。

4.你们都在关系中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预测一段关系的满意度和幸福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双方是否都具有提升自我的动机——

一段容易成功的关系,应该是两个人达到一种彼此促进的状态。

这种想提升自己的心不是功利性的,也并非迫于外界的压力,而是一种自驱动的状态。

你们都想要补充新鲜的血液,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接近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另外,做更好的自己对于减少关系倦怠,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倦怠期的发生,往往是当人们感觉到这段关系已经无法带给自己更多的自我延伸的时候。

面对一个“十年如一日”的另一半,人们难免会感到麻木和疲倦。

而在做想象的自己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成长,就正好能够弥补伴侣能带给我们的自我延伸的减少。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即便爱情中的确不存在某一个特定的“公式”,但好的和不健康的关系一定也有它们的共通之处。

重要的是,是不是每一条都与你的状况不谋而合?而你也正好在为此烦恼?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