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高不等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体温测量的 5 个你必须知道的问题

文守玉医生 发布于2020-02-21 15:52 阅读量9129

本文由文守玉原创

随着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不断升级,测量体温已然成为一种我们日常「打卡」行为。

无论进出小区,超市还是公司单位,我们都必须经过测量后才能入内,甚至于一些社区和学校,还会建议人们每天居家自行测温报备。

我所在的小区也是如此,每日的出入测温早已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于在测温人员的眼前取个外卖都要测上一回。

而在如此高密度的测温面前,自然也会引发不少的疑问: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小军准备了几个体温测量的相关问题,来解答大家的疑惑。

体温测出多少度

才算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了正常范围的上限。

通常定义的正常体温范围在 36~37 ℃ 左右,但由于测量方式及工具的不同,这样简单的定义就显得不够用了。

根据《诊断学》及参考文献,小军整理了一份相对全面的「人体温度表」:

微信图片_20200221154339.jpg

而我们常测的「额温」和「耳温」,因影响因素多,没有标准参考范围,临床上则通常参考「腋温」。

根据这个标准,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有发热的症状,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其实还有很多特殊的因素,会导致体温上升。

哪些情况

能让体温产生波动

天气、饮食,甚至是生理期,很多很多因素都会对我们的体温产生影响,使其超出正常的范围。

所以倘若我们测量出体温偏高,先不要过于惊慌,看看是不是因为下面这几种情况导致的:

1.气温高则体温高,气温低则体温低

体温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下(比如开暖气的车内),我们的体温可能就会稍有升高。

而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下,我们的体温则可能稍有降低。

微信图片_20200221154501.gif

在这些情况下,测温就可能会存在些许误差,我们就应当在常温的环境中待一会,然后再测量会比较准确。

2.早上体温低,下午体温高

人的体温在一天之中,也会略有变化。

早上起床,体温处于最低谷,到了下午接近傍晚,体温则处于最高点,而两点之间的峰值差距大约在 0.5℃ 左右。

3.运动和进餐后,体温高

在剧烈运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能会略有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会超过 1 ℃。

4.婴幼儿体温高,老人体温低

婴幼儿因为代谢率高,体温通常会高于成人。

而老年人则因代谢率较低,体温通常低于青壮年,所以当老人严重感染时,可能也仅仅会表现为低热状态。

微信图片_20200221154604.jpg

但可能还有人问:如果上述情况我都没有出现,可还是发热,就是真的感染了吗?

「发热」是否意味着

感染“新冠”了?

不是的,其实还有很多问题都会引起发热症状。

小军也建议大家不要因为有了发热症状就盲目地去医院检查,这样反而会提高我们被感染的风险。

首先应当在家隔离,保持观察,一般来说几天后就会好转。

但是,如果我们在发热或咳嗽的同时,还涉及以下几种情况之一,那么请及时就诊。

不同测温工具有没有区别

家用最推荐哪种?

其实是有区别地,不同地测温工具,它们地测量方式也不同,结果自然也会存在差异。

目前我们常见的测温工具有:

微信图片_20200221154802.png

(不推荐)水银温度计是我们最传统的测温工具,但因容易断裂而发生水银泄漏中毒,因此不推荐大家使用,特别有儿童的家庭。

微信图片_20200221154901.png

(推荐)电子测温计使用起来十分安全、经济、温度波动小且性价比非常高,是替代水银体温计的首选,推荐家庭使用。

微信图片_20200221154956.png

(不推荐)额贴通常都会受到额头出汗、风吹散热、血管变化等因素影响,测量误差比较大,在此不推荐大家使用。

微信图片_20200221155057.png

(推荐)耳温枪的优点是方便快捷,缺点是测量容易受方向、手法以及耳内盯眝影响,存在些许误差。

但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可以显著提高准确性,推荐大家使用。

看到了这,大家是否对于测量体温这件事有了更多的了解呢?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