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第45期家长学校我们邀请到江汉大学专注于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研究领域涉及情绪调节、社交技能和学习障碍的徐彤老师。由她来给各位家长科普情绪控制的相关内容。本次讲座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家长理解家庭的情绪表露,父母表达情绪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儿童人际关系的塑造等等内容。以下是讲座的内容提要:
一、我们在家庭中表露的情绪是怎样的?
1、情绪表露的方式多种多样,是每个人自主的表达行为。受到每个人包括自尊、喜好等个体差异的影响。
2、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元,有自己的一套情绪表露风格。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不同的风格对家庭成员也有不同影响。
3、情绪的社会化理论认为,父母表达情绪的方式对孩子有影响。积极的恰当的开放表达情感的家庭容易使得孩子形成更好的应对负面情绪的心理状态。
二、什么是儿童的人际关系?
儿童人际关系分为三种: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1、恒河猴的研究试验表明同伴关系对孩子有重要的社会作用。猴子更愿意选择布料妈妈而非铁丝妈妈。即便没有食物也是如此,说明了情感的需求价值。
2、塞尔曼的观点选择发展阶段理论:同伴交往是发展孩子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
3、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积极的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孩子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4、学校的心理信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给小学生使用的情绪管理工具。
三、家庭情绪表露并非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控制
1、研究发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情绪控制力,调节能力,情绪调节力高的孩子更容易在社交环境中获得认可。
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的认知,包括四种不同的状态。这四种状态组成的效能感成为我们的情绪变化原因,贯穿于我们每个个体成长的旅程。它们也是渐进的步骤,只有觉察了自身状态,才能管理消极情绪,表达积极的情绪,最终理解他人的感受,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
情绪策略和情绪管理的步骤如下,我们需要先觉察,再去主动进行调节。当事情发生了,人们会随之而来有情绪,当然也会自觉得使用周边的情绪资源去解决,在其中我们会运用自我效能,自主选择情绪调节策略,最后完成调节的过程。
3、如何在家庭中培养积极的情绪表露?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我们可以先从识别情绪做起。创建一个安全的情感环境,家长先进行自我暴露,自己表达出情感,让孩子建立信任。用书籍或电影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丰富的情感词汇。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不仅是在快乐的情绪中要大胆表达,更要在不顺利遇见挫折的时候互相倾诉,互相支持,形成家庭内部情绪的凝聚力。
4、以下是一些情绪调节的小技巧和小游戏,不同的家庭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核心的逻辑都是从简单的做起,不要好高骛远,把家庭的情绪控制当成必要的事,父母带着孩子坚持去学习去做,一定会有效果。比如家长和孩子们想象一个环境,再不同的情形下看看孩子的反应,教会孩子互相理解体谅的办法。教孩子记录情绪日记,如果碰见了不开心的事儿,就把每次的烦恼和不开心记录下来,家长带着孩子复盘当时的情形,沟通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给下一次的情绪做铺垫。还有就是深呼吸,比如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住呼吸7秒,呼出8秒,这样就是一次很好的深呼吸,有助于舒缓心情,冷静头脑。
此次讲座徐彤老师带我们认识了家庭情绪对儿童带来的影响,学习如何提升孩子的情绪干预方式,怎么样让家庭的环境更融洽,让孩子在健康的情绪氛围下成长。在讲座的最后也针对不同家长的举例提问做出了解答,希望有兴趣的家长们可以好好学习家庭里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起轻松愉快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