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季节多种病原肆虐,我们需要学会分辨小朋友感染的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因此35期家长学校介绍了最近家长比较关心的支原体感染防治问题。这堂讲座,详细为您介绍支原体感染的定义,为什么儿童更易感染,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和支原体肺炎是否有后遗症等内容。错过讲座的家长不必担心,我们总结了课堂精髓,并附上讲座回放,供您随时参阅,方便更好地呵护宝贝们的健康。
1、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属于病毒,也不属于细菌,支原体的特点是没有细胞壁。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叫做肺炎支原体肺炎。
2、 流行特点:
临床上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儿童只有3-10%会发展为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流行情况与地域和季节有关,在我国,北方以冬季较多,南方以夏秋季较多。高发年龄为学龄期、学龄前期,幼儿亦不少见,女童较男童易感染。
3、 主要症状和表现:
据《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该疾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其中,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病初多为刺激性干咳。
4、为什么儿童更易感染支原体肺炎?
儿童容易感染支原体的原因是肺部免疫防御处于建设阶段,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较差。另外,幼儿园、学校人群聚集程度更高,病原菌容易传播也是原因之一。近年来患儿呈现低龄化趋势。
5、治疗情况: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治疗原则主要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为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都可得到治愈且预后良好。由于支原体为支气管黏膜下炎症,病原菌不容易消除,药物治疗需要2-3个疗程或更长时间。支原体感染后IgM抗体在1周出现,可以维持数月或1年以上,因此,血IgM抗体是否转阴不能作为治疗是否有效和好转的依据。
6、如果发现孩子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家长应该怎么办?
多数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如前(要点3)。部分患儿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或是只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居家护理大多可自愈。但有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若孩子高烧反复不退,呼吸速率增快,以及喘息、发绀、头痛等。
另外一些辅助的护理方法也有助于患儿尽早恢复,例如患儿咳嗽咳痰时,可以胸部叩拍排痰:让孩子侧卧或俯卧,家长五指并拢,手掌呈空心状,在孩子背部从下向上、从外向内叩拍。每日1至2次,清晨或入睡前操作效果更好。也可以练习腹式呼吸:采用吸鼓呼缩的方式,经鼻缓慢吸气,将腹部鼓起,从口呼气,呼气时腹部回缩凹陷。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另外抗阻呼吸训练也有效:比如吹乐器、吹气球 为例,深吸气后缓慢吹气球,此时腹部回缩,吹气过程中不要换气。
7、 支原体肺炎感染后一定要服药吗?
肺炎支原体感染不等同于支原体肺炎,是否需要治疗要根据感染部位及症状判断。如果怀疑是肺炎支原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不建议抗感染治疗,大多可自愈;而感染累及下呼吸道会出现咳嗽等症状,少部分感染者会进展为肺炎,需抗肺炎支原体治疗,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最后,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四句真言: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少聚集!
(错过讲座的家长也可以扫以下二维码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