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家长学校小助手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具备越来越多能力。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走路......都是有一定的标准,在这个标准内的行为是正常的发育,而脱离这个标准时就需要排除是否属于发育异常。生活中家长对于儿童语言发育不甚了解,导部分家长对于孩子语言发育迟缓问题发现的晚,甚至完全未察觉,那么儿童正常语言发育标准是什么呢?育儿阶段家长们怎么去辨别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呢?本文将给各位家长带来基本的解答。
一.言语语言概念及发展
1、言语语言概念
言语:指人们经口发声表达思维活动和意愿的语言实践。通俗地讲,指人们说的话,也就是个体发出的声音,是语言表达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语言:社会共享或约定俗成的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表征思想或概念的手段,主要用于交流的目的。广义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肢体语言、手语、旗语、计算机语言等。
2、言语语言发展的基础
(1)、生理基础
包括听觉系统、言语产出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
①、听觉系统:听力感觉的知觉系统.它主要由植物神经和交感神经支配,声音通过外耳,中耳,内耳最终传递到大脑皮层中枢神经。
②、言语产出系统:语言的产生,需要身体许多器官和结构的协调,肺呼出的空气通过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产生声音。在软腭、舌、唇的辅助下,口部肌肉和舌肌的同步运动可调节声带发出的声音产生语言。
③、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和脊髓是各种反射弧的中枢部分),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全身各处的传入信息,经它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
(2)、认知基础
年幼儿童可通过自身的感知觉如听觉,视觉,触觉等去感知周围的世界,感知的过程也是去认知理解周围世界的过程,对于赋予语言意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认知的过程中儿童能够通过记忆、注意、回应以及互动游戏等方式加强自身的认知能力。
(3) 、社会互动基础
在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以及认知基础之上,社会性互动对于儿童语言的发育也必不可少,如不同社会语言的刺激,与他人的互动交流,学习模仿的过程,不同语言的刺激或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的学习模仿对于儿童了解掌握语言的意义具有重大的帮助。
3、儿童学会语言的三大要素
(1)、语言环境
儿童学语言的时候应提供社会性的环境,多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伴随着学习模仿的过程,通过这些社会性活动加深儿童对于语言的记忆。
(2) 、语言表达方式
在引导儿童说话过程中,应尽量语速放慢,语调多,沟通内容主要涉及眼前的事物,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的练习。
(3) 、父母的反馈与自我实践
父母在引导儿童的过程中要不断的给到回应,不断的语言刺激会大大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二、语言与言语语言障碍组成
1、语言的组成
2、言语语言障碍的组成
根据语言的三大组成要素我们把言语语言障碍分为以下几类:
(1) 、言语障碍:语音障碍(清晰度异常),口吃(流畅性障碍),嗓音障碍(嗓音和共鸣障碍);
(2)、语言障碍:接受性语言障碍,表达性语言障碍;
(3)、社交交流(语言运用)障碍:语言社交运用障碍。
3、言语语言障碍分类
根据导致发病因素可将言语语言障碍大致分为两类:
①、继发性:由影响语言发育的生理、认知和社会互动因素导致;
②、特发性或功能性:原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不存在感知觉和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如非后天影响由脑炎或听觉缺失导致。
三、言语语言障碍
1、言语语言障碍的组成和概念
(1)、语言障碍
语言发育偏离了正常顺序,存在表达性语言、感受性语言或应用性语言方面的困难。包括:
①、感受性语言:指接受和理解语言信息的过程,理解他人所说的内容。
②、表达性语言:指声音,姿势或言语信号的生成,分享自身的观点和想法。
③、应用型语言:指语言社交运用,如目光接触,解码非语言信息,礼貌请求,保持话题等。
(2)、语言发育迟缓
指发育过程中的儿童语言发育遵循正常顺序,但比正常速度要慢,未达到与其年龄相对应的年幼儿童的水平表现的语言特征。
【举例:在两岁的时候,词汇量少于30就属于异常了。词汇量少于50,就属于语言发育迟缓。在两岁半的时候,男孩语法结构少于五种,女孩语法结构少于八种,就属于语言发育迟缓,男孩语法结构少于三种,女孩语法结构少于五种就属于语言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一般能在学龄前追赶上语言发育正常儿童,但到小学高年级之后,这些儿童大部分有叙事和阅读能力相关的学习困难。早期语言发展有相当大的变异,直到四岁,个体语言能力的差异才更加稳定。四岁及以后诊断的语言障碍很可能长期保持稳定,且通常持续到成年。】
(2) 、语音障碍
持续的语音生成困难而导致发音错误,影响患者的语音可理解度,妨碍了清晰的口语交流,干扰了正常的社交交流、社交活动参与以及影响学业成绩等。在临床一般表现为说话发音不清楚,有的是个别发音错误,有的是很多发音错误,语言表达错误使别人难以理解,通常把语音障碍分为构音障碍(指不能听辩出及无法发出某个语音);音韵障碍(在学习语言的音韵规则时存在障碍);语音障碍(任何语音生成存在困难的统称)。
2、言语语言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原发性语言障碍
包括发音困难、表达不清,说话不流利和口吃,发音困难大多由于经常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发音不当而出现慢性喉炎、声带发炎、节结所造成。
(2)、继发性语言障碍
影响语言发育的生理、认知和社会互动因素均可导致继发性语言障碍。如听觉障碍、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神经系统疾病、孤独症谱系障碍、生长环境等。继发性语言障碍在临床表现通常为:
①、语言方面:影响词汇和语法能力,进而限制了谈话交流能力;
②、行为方面:大多表现为社交、回避、羞怯或少言寡语,更喜欢只和家人或其他熟悉的人交流,注意力难以集中,攻击性行为增加,情绪波动甚至自我伤害;
③、学业成就:以语言为基础的学习困难危险度增加,如听读写等方面;
、共患疾病症状:如语音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行为问题、焦虑和抑郁等。
3、婴幼儿语言发育的基本规律
0到12月前,婴幼儿处于非口语阶段,已是出色的沟通者,能理解简单动作和单词短语,会主动发起社交游戏并在动作或发声方面进行沟通需求。
12到18月,婴幼儿处于初期口语阶段,自身的词汇量增加,词汇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能理解他人沟通的意图,如目光或动作等。
18到24月,婴幼儿由理解简单的词组转变为短句并处于词汇量增加的爆发期,可以理解来回互动的沟通模式并能在互动游戏中运用。
4、 语言发育预警征
了解了婴幼儿语言发育的基本规律后,我们就基本掌握正常儿童每个年龄段语言发育的表现。但是日常生活中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家长应提高警惕,注意排除儿童是否存在语言发育问题,并及时就医。
5、 语言障碍问题的评估与检查
言语语言发育问题的诊断是非常科学和严谨的,需要家长朋友的积极配合,我们一起从病因逐一分类排查。主要包括语言/发育/行为的测评和各项检查,如下图示:
4、 常见问题举例:言语流畅性障碍(口吃)
1、口吃的定义
指以音素、音节、词语等层面的延长或重复卡顿为主要特征的言语流畅度异常,起病可以是隐匿的或更为突然的。通常流畅性障碍是逐步出现的,随着疾病的进展,流畅性障碍变得更加频繁和对语句更具有干扰性。目前临床对于口吃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等方面相关。在日常生活表现上有两大特征:
(1)、言语特征:言语中伴有延长或重复卡顿;
(2)、非言语特征:言语时伴随紧张或有伴随动作。
2、影响口吃自发性恢复的危险因素
(1)、家族成员有口吃患者;
(2)、性别:临床结果显示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
(3)、口吃初始年龄较晚,口吃的频率严重度变化,口吃初始一年无逐步缓解表现;
(4)、口吃持续时间超过一年;
(5)、口吃时间的时长、音节延长及中断现象未随时间下降,音韵能力延长及中断现象未随时间下降,音韵能力低于正常儿童。
3,口吃的预防
通常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如出现以下信号,家长需提高警惕:
(1)、一岁还不会说单词,二岁还不会说双字词语,三岁还不会说简单句子,四岁还有口齿不清,发音不准的现象,五岁还不能讲完整的故事。
(2)、两到五岁期间,语言能力出现明显倒退,超过三个月的口吃现象且有加重趋势。
五、言语语言发育培养
了解言语语言发育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语言培养,常用的方法是语言促进3A法则:
1、Allow the child lead---跟随孩子的兴趣
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及感受,留意孩子的面部表情以及身体语言。观察孩子想做的事情,聆听孩子所说的,并明白孩子的实际想法给予响应,逐一聆听是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的唯一方法。
2、Adjust the way you talk---调整说话方式,与孩子共同分享
让孩子知道您对他的所做的事情有兴趣,您的孩子会更留意您所说的或所做的,您和孩子都会感到彼此更加亲密,您们在一起时会更有乐趣。注意面对面与孩子交流,模仿孩子所说所做,结合动作、物品使孩子对您的语言更容易理解。翻译孩子的声音,动作和手势,取得孩子的回应,结合孩子情况,提问孩子等。
3、Add new experience and vocabularies---增加新经验和词汇
使用动作让孩子理解你说的内容,逐渐使他模仿和增加词汇或动作表达。强调重要的词汇,尽量以不同方式,使用同一动作或词汇,让孩子更加明白及记忆新的词汇。1岁前在家庭互动中学听,两岁前在生活运用中学说,2-3岁时使用绘本帮助孩子理解词汇。
五,言语语言常见误区
1,家长不关注
语言发育迟缓是两岁时最常见的发育性问题之一,发生率为15%-20%之间,在此阶段,应及时进行跟进随访干预。
2,逼孩子说,不说不给
这会导致孩子说话的动机以及意愿不足。
3, 看视频早教节目学说话
一岁半以下的婴幼儿不鼓励使用电子设备,视频聊天除外。一岁半到两岁的婴幼儿,如父母希望儿童接触电子设备,推荐陪伴孩子一起使用高质量的节目,避免儿童单独使用电子设备。
4, 认卡片,听儿歌、讲故事、写说话
首先我们应在现实生活中让小孩子形成人和物的概念,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能给他带来触觉味觉魏视觉等各种感官上的刺激,可以加深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5, 鹦鹉学舌式提问
家长应增加儿童的对话兴趣,增加儿童对话轮回。家长也应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来引起儿童的兴趣。 ·
6,过度担心家庭中方言的影响
家庭中多种方言对认知有促进,前语言能力的建立与方言无关,多种方言只是可能暂时影响单个词汇的学习,家庭中互动交流的质量更影响宝宝学说话。
7,舌系带过短影响说话
舌系带与孩子学说话没有任何关系。
8,口肌训练很重要
儿童学说话跟大脑发育、中枢神经系统,脑区语言生成和表达等相关。这种出现的问题往往与口肌的训练是没有关系。
本文根据2021年12月10日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家长学校第十五期杨斌让主任的讲座《儿童语言发育》整理,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