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提高,无论是饮食环境还是成长环境,都得到了质的提升,但是在这个提升过程中,也相应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家长反馈自家孩子吃的也不少,但就是只长胖也不见长个是怎么回事?如果您的孩子也面临这样的问题,那么今天的家长学校课题《生长有规律,身高要管理》将为您揭开迷雾。
一、生长发育的标准和现状
1、生长发育的标准
想要正确认识身高的“秘密”,首先应了解一下生长发育的标准和现状。我国现在对生长发育的健康标准,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八个指标。四个方面指的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然后用八个指标来评价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它包括身高、体重、肥胖、运动、营养、脊柱的健康、睡眠情况、心理状况,还有性发育。
二、生长发育的现状
我国儿童的普遍生长发育的一些情况:
(1)近40年来,中国青少年身高呈上升趋势,
(2)20%儿童青少年存在性早熟等;
(3)“营养不良,消瘦”和“超重、肥胖”都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问题;
(4)中国超过六成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到八小时。
2、 国家的生长发育监控问题和目标:
1、肥胖: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预防肥胖等疾病,肥胖将是个很严重的长期的健康问题。
2、生长发育迟缓:到2022年和2030男,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
三、身高管理的现状与措施
1、中小学生身高现状
(1)在我国,目前有中小学生人数达1.63亿,按矮小发病率3%计算,矮小儿童有500万;
(2)在校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体检,包含身高体重的测量,却没有关于升高体重的评估和反馈;
(3)每年因身高就诊的不到30万,接受治疗的患者还不到3万;
(4)家长对儿童生长发育知识少之甚少,没有定期测量身高体重的习惯。
2、中小学生身高管理措施
身高管理三部曲:
(1) 了解并评估孩子的生长情况;
(2) 定期到医院监测骨龄;
(3) 关注影响身高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营养、肥胖、性发育、运动、脊柱、睡眠、心理健康等。
四、影响身高管理的关键因素
1、 制定身高管理规划:
(1)、学会监测身高体重
身高监测的技巧:1、脱鞋,两脚跟并拢、脚尖呈45度,头发上饰品要摘去;2、腿、臀、肩、枕成一条线;3、耳朵上缘和眼睛下缘保持水平;4、测量数据详细记录保存,建议使用身高曲线图(中小学生至少每3-6个月测量一次,持续身材矮小或者短期内身高进展太快,间隔时间适当缩短,并建议至专科门诊测量)
(2)、合理膳食、营养均衡;
A、促长高的食物:优质蛋白、低糖、低脂饮食
B、胡吃海喝可能导致肥胖,肥胖和性早熟常常同时发生,造成生长潜能受损。
*预防肥胖
①保证睡眠②饮食控制③运动控制。
*避免造成性早熟的因素:
①营养过剩,摄入过多高脂高蛋白食物;
②频繁快餐,喜欢油炸类膨化食品;
③盲目进补,热衷食用各种保健品;
④过多接触来自塑料制品的双酚A;
⑤过早接触情爱书刊影像。
(3) 睡眠充足,心情愉悦
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为先,同时合理安排娱乐时间。睡前避免兴奋性活动,如测试、电子游戏等,给大脑睡眠预备空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儿童升高增长,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利于长高。
五、 在家在校的身高管理
1、 家庭管理
(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膳食宝塔搭配食物,保证食品多样化的营养需求,合理安排蛋白质类食物、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纤维类食物的摄入,注意维生素A、D、K2、钙、锌的摄入。
(2)保证睡眠时间:晚上深睡眠时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不同年龄段保证基本睡眠需求。学龄期及学龄前基本每晚要保障8~10小时的睡眠,充足睡眠既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和营养的吸收,也可以促进骨钙的沉积。
(3) 定期监测身高:每月在家定期测量一次身高,并在身高曲线图上记录,每半年到1年到医院测量一次骨龄
(4) 运动计划:每天保证有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运动,例如跳绳、篮球等运动;保持心情愉快,多与家长分享沟通交流。
六、 矮小的干预:
1、 环境干预
针对营养不足、睡眠不足、运动不足、疾病等等进行处理,监测身高体重和骨龄,分析骨龄生长速度,身高生长速度以及BMI(体块指数)状况,及时将生长发育曲线控制在正常生长轨道内。
2、 医疗干预
对矮小和身高损失严重的患儿,根据骨龄及生长激素激发试验、IGF-1等指标,在专业医生处进行医疗干预,例如身高促进治疗和生长激素治疗,定期进行医学监测。
3、了解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垂体前叶嗜酸细胞脉冲式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调节代谢的关键蛋白质。现有生长激素剂型有:
①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冻干粉针剂):需溶解后注射,每日一次。
②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水针剂):直接注射,每日一次。
③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长效制剂):直接注射,每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