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
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
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
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其实,“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
“霜降”节气反映的是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霜降时节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饮食调养宜平补,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玉米、萝卜、秋梨、百合、蜂蜜、牛肉、鸡肉、泥鳅等。
1.秋梨
中医认为:梨性味甘、微酸、凉,归肺、胃经。有润肺消痰、清热生津之功。适用于热咳或燥咳、热病津伤,或酒后烦渴、消渴等。
霜降时节,是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易发或加重的时期,吃秋梨是个不错的选择。生食梨能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煎水或加蜜熬膏,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2.苹果
霜降前后苹果大量上市,苹果中的有机酸和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治疗大便干燥,便于排泄。苹果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苹果酸,能促使积存于人体内的脂肪分解,经常食用苹果可以适当舒缓贴秋膘的状态。
3.山药,是营养丰富的常见食材,有“神仙之食”的美名。山药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涩精止带,健脾益胃、益肺止咳、降低血糖等方面有极佳的效果。
4.萝卜
俗话说:“秋冬萝卜赛人参”。霜降之时多吃萝卜,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消肿散瘀的功能。感冒时吃点爽脆可口的萝卜,不仅开胃、助消化,还能缓解喉干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预防感冒。
秋令属金,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以养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