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二级预防

许苗医生 发布于2023-09-28 17:27 阅读量1542

本文由许苗原创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子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妇女的生命健康。在世界范围内,子宫颈癌是女性的第四大恶性肿瘤,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子宫颈癌新发病例数为52.8万,死亡人数为26.6 万,其 中 85% 的病例发生在中低收入国 家。根据我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 子宫颈癌新发病例数估计为 9.89万,死 亡 人 数 约 3.05 万。我国2020年有11.0万例宫颈癌新发病例和5.9万例死亡病例,因此,规范宫颈癌预防与妇女健康水平息息相关。

《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提出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对所有适龄妇女定期开展子宫颈癌的筛查;对确定为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早进行治疗;对于已经接受HPV疫苗的女性,如果已经到了筛查年龄,仍然需要定期进行筛查。有性生活史或已婚的妇女一生中至少应有一次到两次的高标准宫颈癌筛查,这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目前子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多种,由于受筛查方法本身、技术人员操作水平、操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致使每种方法 都 有 一 定 的 局 限 性,没有任何一种筛 查方法可以完全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所以应选择尽量准确且适宜本地卫生技术条件和经济水平的筛 查技术。目前常用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法包括细胞学 筛查方法、醋酸染色肉眼观察法和HPV检查技术。

1. TCT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TCT检查是宫颈脱落细胞检测的简称,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

2.2. HPV检查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宫颈癌90%以上是由HPV感染导致的,一般是由高危型的HPV持续感染导致的。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几率高达40%-80%。检查后发现HPV感染,首先不要过度恐慌,大约90%的感染可以在几个月至1年内被身体免疫自动清除。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持续感染定义为同一型HPV病毒感染持续时间大于1-2年以上,才可能进一步发展为不同程度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是宫颈癌。从感染到癌,中间时间比较久,可能8-10年之久,亦有少数人感染高危16、18型3-5年发现癌变,中间是有机会逆转的,所以筛查HPV很重要,早发现,早期干预治疗。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3. 阴道镜检查

若经子宫颈癌筛查结果阳性或异常者,需接受阴道镜检查或组织病理学诊断,以确定是否存在子宫颈癌前病变或子宫颈浸润癌。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根据专家的介绍,80%—90%的晚期患者从未做过筛查,但是早期癌或者癌前病变的患者90%左右都是检查发现的,所以检查非常重要。如果出现不舒服再去检查,可能就是晚期了。

美国推 荐对21岁以上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开始进行筛查, 欧洲定为25岁以上。WHO建议在30岁或以上的女性中筛查。鉴于我国目前子宫颈癌发病年龄特 点,推荐筛查起始年龄在25~30岁,65岁及以上女性若既往10年内每3年1次连续3次细胞学检 查无异常或每5年1次连续2次HPV检测阴性,无 CIN病史,则不需要继续筛查。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有一个好消息:针对女性有一项国家福利——免费“两癌”筛查(宫颈癌和乳腺癌)。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