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季节是阴气收藏的季节,阴虚人群在秋冬季进行养阴,效果更好。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其位最高,不耐寒热”, 且肺“喜润而恶燥”,最易受燥邪伤害。入秋以后,气候干燥,此时人体五脏中的肺脏最容易受到侵袭,引发慢性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与肺有关的疾病。
秋季养生-养阴润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在饮食调养上应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准则,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猕猴桃、白梨、枇杷、葡萄等水果,以收敛肺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等,可避免发散泻肺。此外,秋季主养肺,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宜食百合、莲子、银耳、萝卜、豆芽等蔬菜,乳品、芝麻、糯米、蜂蜜、豆腐等柔润食物有润肺作用。秋天吃一些枸杞是非常有益的,因为秋季燥热,容易上火,需要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而枸杞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
膳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雪梨膏等。
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阳气作为首要任务。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爬山、打太极拳、游泳等,长期坚持增强心肺功能。养肺多做深呼吸,每天清晨起床先站在窗口,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用鼻呼吸,每次深吸气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3—5秒,屏息1秒。每次5—15分钟,每天练习一两次。
秋季药补的基本原则应以滋润,养阴润肺为主,忌耗散。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沙参、太子参、芡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