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也应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一、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
钠盐摄入过多和/或钾摄入不足,以及钾钠摄入比值较低是我国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适度减少钠盐摄入和增加膳食中钾摄入量有助于降低血压。对普通人群倡导低盐饮食,对高血压患者提倡对膳食盐应限入促排,多措并举。
我国居民膳食中约75%的钠来自于家庭食物烹饪用盐,其次为高盐调味品、腌制品。随着饮食模式的改变,加工食品中的钠盐也已成为重要的钠盐摄入途径,因此应加强钠盐含量标识及公众对其重视程度。
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的主要建议和措施包括:
①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限制钠盐摄入量;
②建议钠的摄入量首先减少30%,并进一步降至2g/d(氯化钠5g/d);
③肾功能良好者推荐选择低钠富钾替代盐;
④减少烹调用盐及含钠高的调味品(包括味精、酱油),利用其他调料(辣椒、大蒜、醋、胡椒)增添味道;
⑤避免或减少含钠盐量较高的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各类炒货和腌制品;
⑥建议在烹调时尽可能使用定量盐勺,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⑦建议增加富钾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的摄入量;
⑧不建议服用钾补充剂(包括药物)来降低血压。
二、合理膳食
健康的膳食模式可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合理膳食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正常高值血压以及高血压患者应掌握膳食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并坚持应用到日常生活和自我管理中。
得舒(DASH)饮食是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健康研究院为控制高血压,按照“富含水果、蔬菜、蛋白质,低脂、低糖、低盐”原则特定设计的饮食模式。DASH 饮食富含新鲜蔬菜、水果、低脂(或脱脂)乳制品、禽肉、鱼、大豆和坚果,少含糖饮料和红肉,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水平低,富含钾镁钙等微量元素、优质蛋白质和纤维素。
中国心脏健康(CHH)饮食是符合中国饮食文化特点的一种健康膳食模式,根据国人健康膳食的营养素摄入标准,由连续2周不重样的早、中、晚餐主副食食谱构成。该膳食模式将每日钠的摄入量从6g减少到3g,同时减少摄入饱和脂肪,增加摄入蛋白质、优质碳水化合物、钾及膳食纤维。
经常吃辣食物的人群,可以预防高血压。研究发现,辣椒等辣膳食的主要营养素为辣椒素,通过作用于其特异性靶点辣椒素受体,促进血管内皮一氧化氮生成,从而扩张血管及降低血压。爱吃辣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死亡风险。
有利于调节血压的膳食成分还有:富含钾镁钙的食物,包括甜菜根等含有硝酸盐的新鲜蔬菜、芹菜等绿叶蔬菜、豆荚类、豆腐等豆制品、牛油果、坚果、奇亚籽等;以及黑巧克力、绿茶、石榴汁、甜菜根汁等饮料。
三、控制体重
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被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我国成人超重肥胖诊断标准:体重指数24-28kg/m2为超重;体重指数≥28kg/m2为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诊断成人腹型肥胖。
正常高值血压者以及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积极控制体重。主要建议和措施包括:
①所有超重和肥胖患者减重,正常体重者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体重指数18.5-23.9kg/m2;腰围<90cm(男性)、<85cm(女性))。
②将减重5%-15%及以上作为体重管理的目标,一年内体重减少初始体重的 5%-10%。
③首先通过综合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包括自我监测体重、合理膳食、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以及行为干预四方面。
④对于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减重效果不理想者,推荐使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⑤对特殊人群,如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应视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减重措施。减重计划应长期坚持,速度因人而异,不可急于求成。
四、不吸烟
研究发现,吸烟是全因死亡率、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以及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戒烟对高血压患者的潜在益处与进行降压治疗的益处大致相似。
戒烟可以明确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因此,帮助吸烟者戒烟对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有关戒烟的主要建议和措施包括:
①医师应强烈建议并督促高血压吸烟者戒烟;
②必要时应用戒烟药物对抗戒断反应;
③尽量避免使用电子烟替代疗法;
④戒烟时辅以体育锻炼;
⑤联合戒烟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行为干预、戒烟药物等,也包括多种戒烟干预媒介。
五、限制饮酒
饮酒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且血压水平与饮酒量呈正相关,不同种类的酒的关系不完全相同,啤酒(比值比=1.51)、葡萄酒(比值比=1.71)、白酒(比值比=2.01)与高血压的关联强度依次增加。
限制饮酒可使血压降低,并减轻饮酒和高血压带来的双重疾病负担,产生协同健康收益。
有关限制饮酒的主要建议和措施包括:
①任何类型的酒精对人体都无益处,使健康损失最小化的饮酒量为零。
②建议高血压患者不应饮酒。若饮酒,成年人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酒精摄入量的计算方法为 0.8×饮用量(mL)×酒瓶标示的酒精含量(%v/v)/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