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膝关节炎,你需要知道的小知识

滕勇生医生 发布于2024-01-24 21:10 阅读量4436

本文由滕勇生原创

如果您有膝部酸痛,膝关节肿胀、僵硬、发冷、弹响等症状,不妨先去医院做个检查,看看是否患有膝关节炎。


患了膝关节炎,也不用担心,您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更重要的是您应当了解如何治疗,如何预防诱发因素,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以下将带您了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膝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而造成的,以膝部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什么情况下容易出现膝关节炎呢?一般多见于需要长期站立、行走的人,女性多于男性,与雌激素下降、长期慢性关节劳损、膝关节负荷加重等都有关系。


中医认为,膝关节炎主要病变在筋骨,与肝肾亏虚有关。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导致膝部肌肉、关节、经络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临床上以膝部疼痛乏力、活动欠利为主症,好发于中老年肥胖女性。




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什么症状?


本病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症状有:


1.关节疼痛:初起疼痛为发作性,后为持续性,劳累与夜间疼痛较重,上下楼梯时明显,膝关节活动时疼痛明显,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2.关节活动受限:膝关节主动活动受限,跑跳蹲跪均受不同程度的限制。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或摩擦声。


3.肿胀,部分患者关节肿胀,中后期肿胀明显,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



三、得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该怎样选择治疗?


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是阶段性的,早、中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并辅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及镇痛药以减轻症状。晚期疼痛程度较重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早期:刚有症状时,比如关节在变天、寒冷时不舒服,就要有意识地调整生活习惯和运动方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和过量的高强度活动,如爬楼梯、提重物等。

 

中期: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或走路时都会痛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及关节腔内注射药物等。


晚期:出现疼痛明显,休息后也无法缓解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祖国医学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比如中药、针灸、推拿、中药热奄包、中药封包、穴位注射、火罐等特色治疗,效果肯定,且无副作用,无痛苦,患者乐于接受。



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如何进行主动的功能锻炼?


除上述治疗以外,患者可采取以下锻炼方法,促进康复:


1.急性期膝关节肿痛较甚者宜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避免超负荷的活动与劳动,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2.发作期减轻受累关节的负荷,可使用手杖、助步器等协助活动。关节肌肉锻炼:


(1)适量的有氧运动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保持关节功能。


(2)适度进行太极拳、八段锦运动。


3.稳定期向您介绍几种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对关节没有损伤的非负重锻炼方法:


(1)坐位抬腿练习:可以锻炼髋部肌肉和大腿肌肉。具体方法:坐在靠背椅上,将双足平放在地上,然后逐渐将左(右)膝伸直,并保持直腿姿势5-10秒钟,再慢慢放下,双腿交替进行,重复练习10-20次。



(2)卧位直腿抬高练习:可以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具体方法:仰卧位,左腿弯曲,右腿用力伸直,脚尖上勾,缓慢向上抬腿至脚后跟抬高15厘米左右高度,停留3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次后换另一条腿。




(3)卧位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可以锻炼大腿前侧肌肉。具体方法:卧位腿部尽量伸直,用力保持大腿肌肉绷紧,5秒后放松。重复10次后换另一条腿。




(4)站立位侧抬腿练习:可以锻炼大腿外侧肌肉。具体方法:扶好避免跌倒,左腿站立,右腿向侧方抬高,停留3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次后换另一条腿。如觉得轻松,可侧卧位进行抬腿锻炼,并可在踝部负重以增加锻炼强度。


(5)站立位踮脚尖练习:可以锻炼小腿肌肉。具体方法:双脚同时踮起脚尖,停留3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次为1组。


这些练习通过加强股四头肌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让关节更耐用;强劲的下肢力量可以使中老年人在户外活动中更不易跌倒受伤;收缩下肢肌肉可以促进静脉血回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此外,肥胖者应减轻体重,超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应保持标准体重。保护关节,可戴保护关节的弹性套,如护膝等;避免穿高跟鞋,穿软、有弹性的运动鞋,用适合的鞋垫。


五、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1.避风寒湿邪入侵,局部注意保暖。


2.加强对膝部保护,戴护膝保暖。


3.避免爬山,避免蹲、跪等动作,以免关节过度负重。


4.适当控制体重,增加户外活动,日光照射,防止骨质疏松。


5.有任何部位的感染及时就医。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