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全身都是宝,一年四季可入药

滕勇生医生 发布于2024-01-17 22:08 阅读量5125

本文由滕勇生原创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梁惠王上》


自嫘祖发明蚕桑的几千年来,桑树的地位和价值都是无可替代的。


桑树的典故

《史记》中记载:春秋时期,吴楚两国的卑梁氏和钟离氏比邻而居,有一年,两个家族的女人为了地界上的桑树桑叶的归属权发生了争吵,继而引发了两个家族的械斗,并进一步导致了两个国家的战争。这个故事从侧面反映了桑树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


桑树全身都是宝

桑树全身都是宝,除其经济价值外,桑叶、桑果、桑枝、桑白皮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功效:疏风清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燥咳;咽喉肿痛,牙痛;目赤肿痛,风眼下泪;肝阳眩晕,眼目昏花;出血症;风痧等。对胸肺颈面及头部因风热上扰所致的病变疗效明显。桑叶有丰富的络脉线管,具有流通输送精微物质和排泄废物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心脑血管病或脱发的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桑叶中含有一种成分--白黎芦醇,有降脂、降糖、降血压的功效,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明显的通便止咳作用,可调节血管收舒功能和改善机体微循环。




桑枝,味苦,性平,归肝经,功效:祛风湿、利关节,主治:风湿痹痛。早在 1700 年前的晋代,医学大家葛洪对桑枝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桑枝不冷不热可以常用“。临床验证桑枝尤宜于上半身痹痛包括胸、颈椎病、肩肘关节病、腕管综合征等。常与桂枝配伍,辛开苦降,桂枝辛散可除湿,桑枝苦可泄热,辛苦合用具有祛陈腐,散瘀血生新,疗效显著。


桑椹,味甘,性寒,归心、肾经,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润燥,主治: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心悸失眠;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桑椹是桑树果穗成熟后的果实,成熟后呈黑色,味甘汁浓,沁人心脾,属药食两用之材。常用桑椹做膏,可补血补肾养颜。也可当作水果食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桑椹除含有白黎芦醇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抗衰老。


桑葚


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经,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肺热喘咳;水肿胀满。临床中常用于小儿肺炎,过敏性哮喘,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现代科学证明,桑白皮具有扩张血管或松弛平滑肌的作用。


桑寄生,味苦,性平,归肝、肾经,功效:祛风除、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主治:风湿痹痛;肾气虚弱,腰背疼痛;肝肾亏虚,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妊娠水肿。《本草纲目》中曰:”此物寄寓他木而生,如鸟立于上,故曰寄生”现代认为其是一种植物菌素,由鸟在桑枝上传播,诸树均可由鸟传播,唯桑树上寄生能入药最珍贵。独活寄生汤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一首名方,经过一千多年的临床应用,对风湿、类风湿以及骨性关节病的疗效可靠,是临床常用方剂。治疗风湿的机理可能是桑寄生对关节筋膜以及骨膜有通透作用,能排出机体堆积的代谢产物,使损伤组织恢复到正常状态。



桑寄生


桑蚕沙,蚕幼虫食桑叶后排出的粪便,又名蚕矢,味甘,性辛温,归肝、脾、胃经,功效:祛风除湿、和胃化浊,主治:风湿痹症;吐泻转筋;风疹、湿疹。常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及夜啼惊悸。在民间人们常将蚕屎收集晾干做成桑蚕枕头,大人小孩均可使用,有清肝明目安神定惊的功效。


桑螵蛸,古时称螳螂卵为螵蛸,产于桑树上则称为桑螵蛸。本品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本经》载: 桑螵蛸生桑枝上。 《神农本草经》陶弘景:桑螵蛸,以桑上者为好,是兼得桑皮之津气。桑螵蛸是螳螂产在桑树上的卵,如果没人动它的话,那么等过一段时间之后,桑螵蛸就会从这其中孵化出很多的小螳螂来,不过因为桑螵蛸对于人类来说的话,药用价值是很高的,因此一般在发现有桑螵蛸之时,就会把它采摘下来。桑螵蛸,味甘、咸,性平,归肝、肾经,功效: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主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小便异常等。临床常用于肾虚遗精,早泄,阳痿,白浊,带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螵蛸有抗利尿和敛汗作用。


桑螵蛸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家蚕主食为桑叶,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味辛咸,性平,归肺、肝经,功效: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主治:痰热惊痫、小儿惊风及破伤风;风中经络,口眼歪斜;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痰核、瘰疬。常用于小儿发热惊厥,疮疖雍肿,面神经麻痹,以及脑卒中引起的口眼歪斜,近年来用于急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和蛋白尿,疗效显著。


僵蚕


桑黄,顾名思义正宗的桑黄是长在桑树上的中医认为桑黄是一种名贵中药,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有助于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在古代就有“如果得到附生于桑树上的黄色疙瘩(桑黄),死人也可复活”的传说,民间把它作为一种治疗肝病、癌症的绝药。


桑树浑身是宝,具有丰厚的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全身上下各个部位都可以作为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药材,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配伍用于大多数方剂中,是中医药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药源之一,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