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第一药--山药

滕勇生医生 发布于2023-09-01 19:32 阅读量1280

本文由滕勇生原创

高梧策策传寒意,

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

一杯山药进琼糜。

                                                     --陆游(南宋)

山药原名薯蓣,也有写作署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中医常用的滋补药,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养肺的功效。山药的名字曾几经修改。薯蓣之名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至唐代中期这近千年的时光里基本没变。后因唐代宗名豫,为了避讳将薯蓣改名为薯药,到了宋代,又因宋英宗讳曙,故改为山药。                                               

中国作为食用山药的故乡,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早在战国至秦汉时期成书的《山海经》就有薯蓣的文字记载。其食用价值,一方面在于它的营养,另一方面在于它的食疗作用。而在山药的发展进程中,也不乏一些历史典故。

山药的典故1

相传,焦作一带有一个小国,叫野王国(今沁阳市),野王国比较小,常被一些大国欺负。一年冬天,一个大国派军队入侵野王国,野王国的将士们虽然拼死奋战,但最终战败,在敌人的追赶下逃进深山。当时,天上飘着大雪,敌人觉得山中峰高沟深,易守难攻,便封锁出山道路,想要将野王国的军队困死山中。

大雪纷飞,逃进深山的将士们饥寒交迫,许多人已经奄奄一息。绝望之际,一名士兵抱着几块树根样的东西跑过来,说是自己在地里挖的,甜甜的,很好吃。将士们一听有东西可以吃,立刻动手挖掘。大家刀剑并用,很快就挖了一大堆。将士们饱餐后,感觉体力大增,就连吃这种植物的藤蔓和叶枝的马也强壮无比。之后,将军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般冲出山林,夺回了失地,保住了国家。

后来,将士们为纪念这种植物,给其取名“山遇”,意思是绝望时在山中遇到的东西。后来,随着更多人食用这种植物,人们发现它具有治病健身的药用价值,遂将“山遇”改名为“山药”。

山药的典故2

《湘中记》载:东晋永和初年,有一个采药人来到衡山,迷路粮尽,坐在悬崖下休息。忽看到有一老翁,面色年轻,正对着石壁看书。采药人以饥饿告之,老翁给他食物吃(食物即为薯蓣),并指点他出山之路。采药人走了六天才回到家,却仍不知饥,由此方知薯蓣功效神奇。

山药的今生

对于山药,《本草用药研究》中曾说:”怀庆府产者为胜,故俗称怀山药。”清代文学巨著《红楼梦》的药方中有“怀山药二钱炒”等,也说明了怀山药的价值观念在清朝已深入人心。并且清朝时期,怀药贸易步入鼎盛阶段,传到国外,被世界公认,誉为“怀参”、“华药”。

怀山药,属于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河南焦作,古称为怀庆府,因而得名“怀山药”。焦作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尤以其中的温县、沁阳、武陟、博爱一带所产最好。当地产的山药、地黄、菊花、牛膝,被誉为“四大怀药”,而怀山药位居“四大怀药”之首。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咳喘,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从古至今,怀山药的价值一直被记载,被使用,到了现代,怀山药的价值被更多的人了解,也让人们对这一药食同源的作物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山药虽然属于薯类,但是它的营养价值要远远高于各种薯类。与红薯相比,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只有同一质量红薯的一半左右,不含脂肪,且蛋白质含量较红薯高。

现代研究表明,山药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蛋白质、多糖、钙、磷、铁、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佐证了中医认为的山药主要功效:补脾益胃,养肺宁嗽,固肾益精,养阴止渴,益心安神等。临床实验还证明,山药能增进食欲,改善消化,降低血糖,调节自主神经,增强体质。

食疗推荐

山药属药食同源之品,不仅作为药用被临床广泛使用,食疗保健方面也因取材方便、口感美味深受人们喜爱。

山药粥

用料:鲜山药100--20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块,与粳米同煮即可。

功效:山药有健脾和胃止泻之、益肾补肺之功,四季皆可食用,对慢性腹泻及脾胃虚弱者最为适宜。

山药芡实枸杞粥

用料:山药100克,芡实100克,枸杞子50克。

制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块,同芡实、枸杞共同煎煮即可。

功效:山药、芡实、枸杞三药合用,为补肾固涩的常用配伍。其中山药益气滋阴,芡实补肾固涩,枸杞平补阴阳,常用于糖尿病见肾虚尿频者,症见尿频、腰膝酸软、舌淡苔白等症。

山药枸杞排骨汤

用料:山药200克,枸杞30克,排骨300克

制法:排骨洗净过热水去血沫后捞出,置砂锅中加水小火炖1小时后,加入切好的山药段,继续小火煮1小时,后放入枸杞及盐调味即可。

功效:山药性味平和,功能润肺、健脾、益肾,枸杞味甘性平,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益气等功效,此汤特别适合脾胃虚弱或免疫力低下之人长期食用。

注意事项

一、对山药过敏的人群不宜食用

山药作为药食同源之品被广泛使用,但也有可能成为过敏原。有些小孩对山药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腹泻、头痛、哮喘等症状,此类人群应避免食用。

二、山药具有收敛的作用,大便燥结及胃肠积滞者不宜食用。

三、山药去皮时易致手痒,去皮时要戴手套,若沾到粘液手痒可以用醋洗,抹白酒或用热水净泡等来止痒。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