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该病病程缠绵,常奇痒难忍而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皮肤瘙痒症发病机制复杂,本文将从中医角度为大家提供治疗和预防理念。
1. 药物外治疗法
1.1 溶液:皮损搔抓后渗液结痂、局部潮湿瘙痒,常用苦参、茵陈、马齿苋、蒲公英、地丁、黄柏、蛇床子等药物煎汤外洗,可选用复方黄柏液涂剂、皮肤康洗液等。皮损干燥瘙痒肥厚、苔藓样变,常用大皂角、苍术、杏仁、桃仁、当归、地肤子、白鲜皮等药物煎汤外洗。
1.2 药浴:适用于各型瘙痒症。可用淀粉浴或中药药浴、熏蒸、熏洗如苦参片、白鲜皮、百部、蛇床子、地肤子、地骨皮、花椒等煎汤:水温37℃~40℃,2~3次/周。
1.3 洗剂:适用于各型皮肤瘙痒症症,如甘霖洗剂、川百止痒洗剂等。
1.4 霜剂:适用于皮损干燥瘙痒症,可选用羌月乳膏、肤舒止痒膏等。
1.5 软膏:适用于皮损干燥瘙痒症,甚至肥厚、苔藓样变。可选用青鹏软膏、冰黄肤乐软膏、丹皮酚软
膏、除湿止痒软膏等。
2. 非药物治疗
2.1
2.2 针灸:适用于各型瘙痒症。常规皮肤消毒后用一次性毫针根据辨证选取不同穴位。
2.3 刺络拔罐:适用于局部瘙痒剧烈的瘙痒症患者。方法选定治疗部位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先用梅花针、三棱针快速点刺局部,以皮肤红润稍有渗血为好。将火罐迅速拔在刺血部位,火罐吸着后,留置时精心观察出血多少,决定拔罐的时间。血少可时间稍长血多即刻取罐。一般每次留罐10 min 。起罐后用消毒纱布擦净血迹每次吸出的血不可太多。
2.4 穴位注射:适用于各型瘙痒症。方法:维生素 B12 注射液1 mg 于曲池或足三里穴位注射,隔日1次,10次一疗程。
2.5 自血疗法:适用于各型瘙痒症。方法:抽取患者肘静脉血3-5 ml ,迅速注射至患者臀部或特定穴位,局部按压,毎周1~2次,10次一疗程。
3. 预防与调护
皮肤瘙痒症的容易诊断,但是治疗关键在于寻找病因,去除诱因。如果病程反复者需要进一步做相关的检查除外糖尿病、肝肾疾病等引起的皮肤瘙痒。外阴肛周的瘙痒也要注意真菌、寄生虫的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利于本病的缓解和痊愈。
饮食调护: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饮酒、浓茶或咖啡。
衣着调护:以松软棉织品为宜,不宜穿紧身的化纤内衣。新内衣,最好放在清水中浸泡,清水涮洗,可清除残留在衣服上的化学物质,使新内衣更加柔软,穿着舒适。
皮肤调护:根据气候情况清洗皮肤,洗澡时避免热水烫洗,忌使用强碱性皂液,可采用止痒性的沐浴露或直接用清水清洗,洗浴后及时涂抹保湿乳液,注意保湿润肤。
心理调护:嘱患者调畅情志,避免劳累。
环境调节:潮湿闷热的夏季注意通风干燥;干燥寒冷的冬季注意适当使用加湿器,保持居住环境适宜湿度。
资料来源:中华中医药分会皮肤科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