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眼睛干涩、频繁眨眼?可以试下桑菊茶内服配合外熏敷

倪新强医生 发布于2022-06-04 12:32 阅读量2213

本文由倪新强原创

       随着手机、电脑、ipad、游戏机等的普及,特别是疫情之下网课的开展,大多数儿童越来越多接触这类电子产品,并与此为伴。由于长期用脑过度,精神紧张,眼睛疲劳,“久视伤血”,用眼过度而耗伤肝血,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而不能濡养双目,眼周血供减少,面部肌肉局部抽动而表现为眼睛干涩、频敏眨眼,来医院就诊时,常被诊断为“视疲劳”、“变应性结膜炎”、“抽动症”等不同疾病。

拿什么来拯救小神兽的火眼金睛?除了常规治疗药物,家长平时可以尝试用桑菊茶等内服配合熏洗、外敷等。

桑菊茶

用料:霜桑叶10 -20克,菊花10-20 克。
做法:将桑叶与菊花洗净,放入药罐内,加水煮开10分钟后去渣(或者将两者研为粗末混匀,每份10克,装入纱布袋内,每次1袋,沸水冲泡)。

用法:

内服:代茶饮;

外用:弯腰让眼睛对着罐子上面进行热气蒸浴,使热气扑眼晴不致散失直至热气散尽,然后用桑菊水洗眼,如此每日早晚各一次。也可以用干纱布浸桑菊药液敷眼,一般每日2-3次。用蒸汽熏眼其效果类似于热敷。热敷可以促进眼睛局部的血液循环, 而桑菊茶中有明目效果的成分会随热气缓缓进入眼部, 熏蒸时闭目养神, 对眼睛本身就是一种休息, 然后用手按摩放松眼部周围的肌肉, 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主治:清肝明目。

方解:

《灵枢·经脉》载: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挟胃,属肝,络胆,……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由此可见,肝经循行与目系、咽喉、面部及肺相关,且“肝开窍于目”。肝经风热, 则目赤痒痛, 按五轮学说的轮脏相应关系, 白晴为气轮在脏属肺, 中医以肺肝脏论治目病, 常清肺肝、疏风热。

桑叶,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桑叶善走肺络,为”肺家肝药",《神农本草经》"除寒热,出汗。"《本草经疏》中载:“桑叶,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是以能主阴虚寒热及因内热出汗“。《本草撮要》中则提到“桑叶经霜力全力厚,老更佳。”意思就是经过霜打的桑叶,药用价值更高,而这样的桑叶在民间就被叫作霜桑叶、冬桑叶等。

菊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本品味辛甘苦性微寒,体轻可达表,气清上浮,微寒可清热,味辛可疏散,入肺经疏散风热之邪,也可入肝经疏散肝经风热,平肝上亢之阳。《本草经疏》:"菊花专制风木,故为祛风之要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