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抽动小朋友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倪新强医生 发布于2022-01-08 12:48 阅读量2359

本文由倪新强原创

近日,我国多个省市已经启动3~17岁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于是最近经常有家长问:多动症、抽动症的孩子能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q.jpg

12.jpg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措施。儿童、青少年和 18 岁以上人群一样,都是免疫屏障构筑的重点人群;而学校属于人口密集场所,一旦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易造成局部的传播流行。通过接种疫苗,为 3-17 岁人群提供更好的防护,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并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保障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正常运转。 

查看源图像

    但是针对多动症及抽动症,作为儿童期发病的最常见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及行为障碍性疾病,病因及相关诱发因素复杂,特别是抽动症状的反复,大多家长对于小朋友是否接种新冠疫苗仍持犹豫态度。

    首先,多动症和抽动症是器质性精神障碍吗?

1、什么是儿童器质性精神障碍?

    儿童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一组发生于儿童时期,由于脑部疾病、全身躯体疾病以及中毒等引起脑的结构和/或代谢异常所致的精神障碍。病因包括躯体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内脏系统疾病、中毒、颅内感染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颅脑外伤、脑肿瘤、脑变形疾病,脑血管疾病、癫痫。临床表现为痴呆、妄想、幻觉、焦虑、遗忘等,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通常提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重要指征为:(1)发育正常并且稳定的孩子出现活动过度和情绪不稳等症状;(2)智能减退;(3)波动性病程;(4)症状表现形式多样;(5)伴有躯体疾病或创伤;(6)实验室检查有相应的阳性表现;(7)心理测验通常提示记忆受损;(8)在疾病发病过程中出现躯体和神经系统阳性体征;(9)急性起病,起病时间延续数天至数月不等;(10)缺乏特定的心理诱发因素或严重的家庭问题。

2、什么是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童年期,影响可延续至成年,其主要特征是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常共患孤独谱系障碍、抽动症、品行障碍等。

查看源图像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对多动症的排除标准为:症状不是出现在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发病期间,且不能被其他精神障碍解释(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解离性障碍、人格障碍、物质中毒和戒断)。临床医生在诊断多动症时,一般也会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障碍等其他精神疾病患者

 3、什么是抽动症(即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常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等心理行为障碍。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为临床描述性诊断,病理性抽动障碍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抽动障碍大多为原发性抽动障碍;而继发性抽动障碍可继发于以下各种原因:1)感染性:如脑炎、风湿性舞蹈病等;2)药物性:某些药物可诱发或加重抽动,如中枢兴奋剂、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等;3)中毒性:如一氧化碳中毒;4)发育性:如染色体异常、精神发育迟缓等;5)其它。


    在排除了舞蹈病、癫痫肌阵挛发作等病变导致的抽动后,单纯抽动障碍儿童一般很少有器质性病变。

    因此,医学界普遍认为单纯多动症、抽动障碍并非器质性病变,而将其认定为儿童神经、精神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

    目前也并没有研究报道接种疫苗会引起抽动症因此,儿童多动症及抽动症并非接种疫苗的禁忌症。

   为什么抽动症小朋友的家长对接种疫苗持犹豫态度呢?

   抽动症需要作为慢性病对待的认知已渐渐被更多家长接受,其复发、加重因素复杂,而家长可能通过网络接收到众多不同的信息,导致对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降低。

   临床接诊中,部分家长反映小朋友接种新冠疫苗或其它疫苗后,抽动症状会反复或加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此类情况呢?

   抽动症的发生可能与神经免疫紊乱有关,抽动症自身免疫抗体的产生与感染病毒、细菌及支原体等微生物相关,因此,很多小朋友一感冒就容易导致抽动症状加重或反复,因此,可以形象地把抽动症比喻为“神经系统的感冒”,一方面是指可以像对待感冒一样的心态对待抽动症,把抽动症作为全生命周期的疾病对待,建立慢病管理意识,就像感冒一样,每次感冒或自愈或服药后康复,抽动症同样如此;一方面是指感冒与抽动症反复或加重的相关性。

查看源图像

    疫苗为一种非己物质,进入人体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经过一定潜伏期,发生变态反应使体内产生抗体,其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大量形成,扰乱了体内的免疫、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高度统一,机体不能及时对内环境的不平衡做出反应,有可能导致内环境紊乱;同时,部分小朋友对打针存在畏惧心理,接种疫苗时情绪紧张,也会导致神经免疫暂时紊乱。

See the source image

以上因素可能(并非一定)导致抽动症状的反复或复发或加重,更多见于本身体质较差、免疫力差的小朋友。

     家长们会进一步问,既然接种新冠疫苗有可能导致抽动症的反复或加重,我们还要继续接种吗?

    抽动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包括应激、家庭环境等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所引起;而因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导致抽动症很容易反复(在患儿服药且抽动症状日渐减轻阶段由于某些因素再次加重者)或复发(治疗结束停药3月及以上再次出现抽动症状者)。

    众多研究发现服药史(口服抗精神病药物)、社会环境(家庭不良事件、家教不当、学校不良环境)、饮食因素(嗜食零食煎炸食品、嗜食肉食、生冷等)、疾病因素(患有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颈椎损伤、原发性遗尿等)及精神因素(学习压力大、受精神创伤、长时间玩电脑手机、情绪波动大、过度受惊吓等)、服用治疗药物疗程及减药过程等与 TS 复发具有相关性。

    因此,与以上因素相比,接种新冠疫苗作为一种可能导致抽动反复或复发或加重的因素,其“预防新冠肺炎”的“利”要远远大于可能的“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