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肚子就漏,六旬大叔吃饭成了奢望……

吴晓滨医生 发布于2022-08-19 15:12 阅读量370

本文由吴晓滨原创

这是一条有味道的推文

主人公是66岁的庞叔

肠子破了个口

吃完饭就从肚子漏出来

只能通过输液度日

一日三餐正常进食成了奢望

4个月前,一向身体健康的庞叔(化名)发现自己身体出了点问题,“胃口不好,吃了饭后不消化,肚子涨得难受”。一开始以为吃错了东西,过一段时间就好了。但是,他并没有等来症状缓解,反而“肚子涨得越来越厉害,腹痛也与日俱增”。


终于,一天半夜,一阵又一阵的腹痛,庞叔终于无法忍受,叫醒了熟睡的妻子,来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经过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癌并肠梗阻,当夜便在急诊做了手术。术后第四天,庞叔发现有粪便样液体从腹部的切口流出来,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经过检查,考虑肠瘘(简单来说,就是肠子有破口,粪便从肠子里流出来了)。从此,庞叔艰难的恢复日子便开始了。


经过急性期的治疗,肠瘘逐步好转。然而,吃什么,肚子上漏什么,有时一天漏两三千毫升的肠液出来。庞叔人很虚弱,没办法通过吃东西获得能量,将近4个月的时间,只能通过输液来维持机体运转。


瘘口的护理也是个艰难的活。因为瘘口在切口处,受疤痕影响,造口袋不易贴实,经常漏到周围,加上小肠漏,量大,经常引起瘘口周围感染。庞叔的妻子每天尽心尽力地为他护理瘘口,有时一天要换四五次造口袋,这不仅使庞叔的精神、身体倍感折磨,同样也折磨着庞叔的妻子


病情稳定后,夫妻俩期望能修补瘘口。但是经过外科的会诊,考虑腹腔黏连太严重,手术风险高,有再次引发瘘的可能,否决了手术。庞叔一家后又托多方打听,均因风险高、难度大,没能修补肠瘘。

庞叔备受打击,甚至已经有放弃的念头了。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经肿瘤科一位主任的介绍,庞叔找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胃肠外科的主任、专攻消化道疾病的青年专家吴晓滨。吴晓滨主任是我以前的同事,他不仅手术技术高超,而且是出了名的不畏难,经常解决别人不敢处理的问题”。那位肿瘤科主任是这么形容吴主任的,这也重新唤起了庞叔的希望。


庞叔的遭遇,吴晓滨看在眼里。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决定为庞叔施行肠瘘手术。终于,手术这一天要来了。庞叔一家人心情复杂,是终结4个月的苦难?还是下一次苦难的开始?他们心里也没有底。


最终,手术顺利实施,不仅切除了小肠瘘,而且为庞叔清扫了区域淋巴结,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

▲吴晓滨教授团队查房

庞叔恢复的相当顺利,术后第一天进水,第二天进流质,也顺利经肛门排便了,再也没有粪便从肚子漏出来了。庞叔也圆了“吃饭”梦。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