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预防感染。给予患者保护性隔离;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开窗通风;病房内每日紫外线消毒,减少探视;陪护人员佩戴口罩。
2.皮肤护理。指导患者穿宽松纯棉的衣裤,勤换床单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并告知患者避免对患处用手抓挠或摩擦。骨髓抑制期,患者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低下,在积极治疗疱疹的同时应预防疱疹破损、溃烂的发生以免继发其他感染。可使用0 9%氯化钠溶液对皮肤损伤创面进行清洗,阿昔洛韦乳膏局部涂抹。如水泡破溃则以预防感染为主,可外敷银离子敷料,并根据伤口渗液情况增加换药频率。
3.疼痛干预。带状疱疹最常见的症状为神经痛,主要表现为灼烧样疼痛、点击样疼痛、瘙痒、持续性钝痛等,对此还需根据患者不同疼痛感给予相应护理指导。对于重度疼痛患者,还需帮助其释放情绪,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安抚患者情绪,必要时可给予镇痛剂治疗,患者在服用止痛药物2h内应卧床休息,避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对于中度疼痛患者,可通过触觉分散法、听觉分散法、视觉分散法,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对于轻度疼痛感患者,可加强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并在病房播放轻音乐,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状态。
4.生活饮食指导。患者多进行休息,给予其充足的水分以及易消化、不油腻的食物,禁止食用海鲜和蛋类等食物;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不喝或少喝酒,加强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5.心理护理。因带状疱疹所致皮肤及周围疼痛感明显,易产生生理与心理上的应急刺激反应,需及时做好沟通指导,讲解成功治疗病例,鼓励患者深呼吸放松训练,亦或采用正念减压疗法,鼓励患者宣泄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