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防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霍明生医生 发布于2020-04-09 23:29 阅读量6833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SHv7YzA0gkmLt6Na3iOxiQ



目前,在中国脂肪肝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并且高于欧美国家。由于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患者越来越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也逐年增加,对其研究也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在讨论这个疾病之前,先来大致了解脂肪肝的病因学分类:

酒精性脂肪肝(ALD血清醛缩酶,酒精性肝病、SLE等所致)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特殊类型脂肪肝(CHC慢性丙型肝炎、AIH自身免疫性肝炎




01

影像学发现脂肪肝的“潜规则”

临床上更多的脂肪肝的发现来源于影像学,超声是临床病学诊断的首先检查工具,可以获知是弥漫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肝和肝胆占位性病变等;CT检查脂肪肝的敏感性和准确度次于超声,并且由于有辐射不适合小孩检查,当脂肪肝和肝占位难以区分的情况下方可用于CT检查;特殊核磁共振检查如质谱分析、定量脂肪含量和弹性成像定量肝脏纤维化等是非常好的方法。

02

NAFLD定义与不明发病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NAFLD)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是除酒精和其他肝损因素所致的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肝小叶内炎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以IR(胰岛素抵抗)为主的一次打击(促进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和以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瘦素抵抗、自由基大量产生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损伤的二次打击(促进肝纤维化生成)

03

注意临床评估


肝活检是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的金标准,在人体学指标上注意患者体重和腰围的变化,注意询问患者过往史,比如说“曾经很胖”、“曾经很瘦”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仅直接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和移植肝复发外,而且影响其他慢性肝病的进展,并参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

04

合理防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其病不像疫苗那样不仅是通过药物来阻断,还需要患者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来改变和控制其他代谢危险病症的发展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增加体重和需要控制体脂含量,首要目标为减肥和改善IR(胰岛素抵抗),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避免使用易致肝脏损害的药物,如中西药和保健品等,以免再次加重肝脏损害,但是注意的是,勿在短时间内过快减重,否则会诱发肝炎或者肝硬化等潜在疾病的发生。


04

合理防治


控制体重再增加,定期测量腰围再变化

    减少含糖饮料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可乐、咖啡和红肉等;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水果、蔬菜和谷类等;

    一周2-3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和游泳等。

参考文献:

王素琴, 黄缘.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进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 22(23): 3410-3415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0 年 第 2 卷 第 4 期

范建高. 重视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17:801-803.


相关文章推荐

重视!一不小心就出现的胆道损伤

很难早诊断就要早避免的胰腺癌?

糖尿病与胰腺癌知多少?

一起来认识肝血管瘤?!

胆囊癌与胆管癌,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同样是胆结石,为何我们不一样?

如何正确对待胆囊息肉?

胆结石有什么危害?

胆囊工作不正常,吃下去的食物会怎么样?

肾结石vs胆结石,我们不一样!

胆囊切除后,我可以吃鸡蛋吗?

张永杰教授跟你聊聊胆结石的治疗策略是怎么样的?|胆囊疾病你所关心的都在这里(二)

胆囊疾病你所关心的都在这里(一)

胆囊切除术后膳食怎么调整?赶快来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