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欧美国家已经有超过60%的手术病人不在医院过夜,他们接受的是“日间手术”。我们国家医疗也在蓬勃发展,时至今日,日间手术已经是各大三甲医院的常规工作项目。
大家作何感想呢?也许你会问,日间手术为何物?日间手术靠谱么?我能从日间手术获得什么好处呢?好吧。我来回答几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正式介绍一下,日间手术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手术方式,它适用于一定适应症的患者,过程是在1个工作日内安排患者住院、手术、手术后短暂观察、恢复(一般数小时)和办理出院,患者大多数不需要在医院过夜。
目前,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对日间手术的定义中指出日间手术患者在院时间不超过48小时。在全国范围内,这个定义可能更宽松一些,一些医院规定的日间手术定位为入院不超过72小时,还有一些医院会将门诊手术办理入院手续纳入其中。
与传统模式相比,日间手术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应用。
日间病房是在微创手术及麻醉技术的进步基础上开设的,包括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疝气、阑尾炎、结直肠息肉、乳腺良性肿块、老年性白内障等数十种手术,都可以在日间病房通过日间手术的方式解决。
这里有个例子可以供大家体验一下。
全职妈妈张女士因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已经困扰许久,但一直不能抽出时间来住院手术。现在,日间手术便解决了这些问题,手术日当天上午,廖女士先把孩子分别送到幼儿园,然后来到医院办理了日间住院手续。中午左右,肝胆外科医生在日间手术室为她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日间手术。术后,廖女士在日间病房观察了6个小时后便顺利出院,回家跟孩子们一起共进了晚餐。
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来自外地的患者,早晨坐车到北京,上午办理住院手续,中午完成日间手术,晚上就回到了老家。
在已成熟开展日间手术的医院,都会选择更专业的手术、麻醉和护理团队来负责日间手术的工作,并接受定期考核。
大量的研究表明,日间手术时间更短,费用更低,恢复更快,并发症和感染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因此,在欧美国家,超过一半的外科病人更愿意选择日间手术。
另外,日间手术术前病人不在医院过夜,减少了很多接触医院内超级细菌的机会,术后感染几率更低。同时,不少病人在医院就睡不着,术前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日间手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反而更利于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
其实,在医保工作中有一个大家都清楚的原则,那就是住院的报销比例会高于和门诊。而日间手术便属于住院病例的一种,相应的检查和治疗费用可享受住院费用结算待遇。
同时,为了鼓励日间手术的开展,多地医保部门还会降术前2周-1月内所产生的门诊检查化验费用认定为与日间手术直接相关,报销比例也会按照住院来执行。
另外,由于护理和治疗模式改变,在日间完成一个相同的手术,总支出大约是住院的70%甚至更低,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
而且,如果按常规住院执行,但是住院后检查发现身体不适合手术,则需要办理出院手续,或者支付高额的会诊费用,日间手术因为都是在门诊完成术前评估,就可以避免白白住院一次的可能。
很多朋友会有这个担心,他们觉得不在医院输几天液回家,怎么都没法心安。其实,作为医生来讲,很多术后住院好几天的目的并不在于输液。
那么,住院又为了什么呢?大部分时间是观察。随着通讯交流技术的进步,术后的观察可以完全在家里和生活中来完成。
在家休息更充分,感染机会更小。日间手术后1天,3天,7天,医院都会安排专人负责发送和反馈专门的随访讯息,了解病人的恢复情况,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
相较于住院,日间病人管理是更加精细的。
现在很多城市并不主张公立医院搞“航空母舰”,尤其限制中心城区三甲公立医院的规模扩张,更加注重三级医院资源在全市包括郊区的分配布局的覆盖面和可及性。
所以,改变诊疗模式,提高床位和手术室的使用效率,缓解患者住院难、手术难,让有限的资源为更多的需要手术的患者服务就成了很多老牌名院提升医院发展空间所需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而日间手术可以将原来平均7天的住院日缩短到3天以内,这样以时间换空间的方案,着实解决了很多大牌医院的发展问题。
END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
排版设计:布_克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