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产检,你都踩过哪些坑

肖燕医生 发布于2023-10-30 12:16 阅读量575

本文由肖燕原创

    产检是整个孕期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准妈妈们不能忽视。科学合理地进行产检,能够更好地了解孕妈妈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胎宝宝的发育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也可以及早处理。


图片发自160App


    但是,您正确产检了吗?您对产检了解多少?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身体挺好,不用做产检”、“产检次数越多越好”、“工作太忙,没时间去产检”……

    为了避免各位孕妈妈继续“迷茫”下去,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常见的产检误区有哪些,希望各位孕妈妈能够正确地看待产检。

误区1:孕早期不用做产检

    虽然你已经用早孕试纸确定了怀孕,但还是要去医院做个正规的检查,排除宫外孕等异常情况。一旦B超提示“宫内早孕,活胎”,就可以去产科医生那建册评估自己是否为高危孕妇,同时预约NT等检查了。温馨提示:孕周超过14周就不能再做NT和早期唐筛了。

误区2:孕早期过于忧心胎儿,每天都想做检查

    胎儿的发育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并不是孕妈频繁检查就会发育得更好哦。当然如果你是做的试管或者是既往反复早期流产等,可以根据医生的医嘱适当的增加产检次数。

误区3:产检要勤做才放心

    正常情况下,产检是严格按照时间表来进行的,一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产检在怀孕6周-13周+6天之间。之后一直到32周之前,若无特殊情况每4周产检一次,32-36周每2周产检一次,36周之后到预产期的这段时间,每周产检一次,特殊情况遵医嘱适当增加检查,这样就可以保证及时了解胎宝宝和孕妈妈的状态。具体的产检时间和产检内容在国家发布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都有明确的规定。

误区4:我身体很健康,不需要做产检

    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孕妈怀孕后一次产检都不做,尤其以经产妇为多,这也是不正确的做法哦~孕期做的检查完全是按照孕期科学规律来进行的,在不同怀孕阶段,主要检查哪些项目,并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根据胎儿的发育特点和孕妈的身体特点来安排的。比如一些隐匿性的高血糖、高血压、甲减怀孕后就表现出来了,如果早期不干预控制就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因此要定期去做检查,监测胎儿的发育是否正常,孕妈的身体是否健康,更有利于确保孕期的顺利、胎儿的健康发育。

误区5:要少做B超,会伤胎

    不少孕妈担心B超有辐射会影响胎儿发育,总是不想配合医生做检查。但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孕期常规B超对胎儿没有影响,并不会对胎儿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反而有助于发现“胎儿异常”状况。尤其是孕11周-13周+6天的NT超声、孕20周-24周的III级超声(俗称大排畸B超)、孕30周-32周的II级超声(俗称小排畸B超)、孕37周和孕39周的超声检查,以上5次B超检查都在生育险报销范围内,一定要做。

误区6:怀孕了要少运动,会早产

    怀孕后运动会导致早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相反,妊娠期适当运动不仅不增加早产的发生,还好处多多。比如运动可通过加强机体肌肉力量缓解疼痛、减轻关节水肿,增强孕妇产程和分娩的体力,促进阴道分娩,减少剖宫产。同时,运动还可改善孕妇情绪,减少抑郁。更加重要的是,运动可以控制孕妇妊娠期体重过度增长,减少胰岛素抵抗,以及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等妊娠并发症。但是,如果你合并有前置胎盘,或者有持续的阴道流血,除了日常活动外,是不建议进行规律运动的哈!具体事项建议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