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孕对一个家庭来说,就像是行军作战的过程。但是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具体过程,可能出奇制胜,速战速决,也可能是漫漫长征,艰苦卓绝。不过,所有备孕成功的家庭,有个共同点,就是丈夫和妻子能同甘共苦,并肩作战,协调配合,努力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才最终取得了胜利!备孕之战,你,准备好了吗?
一定要在35岁之前生?
医学上认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 25~29 岁,范围再扩大些,25~34 岁,所以,最好在 30 岁之前,超过 35 岁,就属于高龄产妇了。
相比之下,男性就幸运得多了。男性理论上可以终生保有生育能力,远比女性要长,所以往往被忽视。但其实,男性也有最佳生育年龄,差不多也是 25 - 35
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精液中的畸形精子比例会增高,精子活动力会下降,这就使得女方自然受孕的几率大大降低。
成为了高龄产妇,会有什么影响?
首先,年纪大了,心理压力也会不断增大。很多高龄准妈妈在怀孕前会出现过度紧张的情况。即使没有家人催,在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之后,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担心,要么担心自己怀不上,要么担心怀孕后出问题。压力太大,就可能会导致不孕,医学上叫压力性不孕。
其次,生理因素对孕期及胎儿的影响。高龄产妇随着年龄增加,患有其他疾病的概率也会增加。在怀孕期间由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再加上孕期免疫功能降低,可以使原有的一些基础病加重,导致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明显增加。同时,由于代谢能力及激素分泌的变化,发生妊娠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概率也会明显升高。这样一来,胎儿出现流产、发育异常的概率也就会相应增加了。
此外,对临产分娩的影响。高龄产妇子宫肌纤维及软产道组织弹性减退,韧带功能退化,骨产道扩张能力下降。所以在顺产时,可能会出现产程延长,宫口扩展速度减缓、产程异常率增加,导致剖宫产概率及手术助产概率增加。对于胎宝宝来说,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抢救和复苏的概率同样也会上升。
最后,因为这些孕期和分娩的问题存在,所以高龄产妇在产后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感染等问题的概率也会上升,影响产后恢复,出现产后抑郁的概率也会相应上升。
已经超过 35 岁了,怎么办?
看到上面这些,会不会觉得高龄妈妈会有很多风险?但是,现代社会压力大,有很多女性朋友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不得不被动「高龄」。
其实,即使超过了 35
岁,也不用过于紧张担心,上面说到的只是风险概率会上升,并不是每个高龄产妇一定会出现,产科安安全全生育的高龄妈妈非常多。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上面提到这些风险,是在提醒高龄生育的女性们,一定要重视备孕和产检。
建议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备孕阶段做好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争取以最好的身体状态迎接宝宝的到来。
2. 孕前及孕早期注意营养,尤其是叶酸的摄入。
3. 重视孕期产检。产检的内容要比普通的孕妇产检内容多一点,预产期超过 35 岁,胎儿畸形的概率增加,产前筛查推荐做无创 DNA,孕产期超过 40
周岁推荐做产前诊断羊水穿刺。整个孕期都需要关注血压、血糖等。如果有合并症或孕前有基础疾病,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定制个性化产检方案,听从医生的建议按时产检。
从医学角度来说,高龄产妇意味着医生在整个孕期要给予密切关注;而对于个人来说,高龄怀孕,意味着整个家庭要做好更周全的准备,虽然可能有难度,但无论如何,都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轻松上阵,沉着「闯关」。
再啰嗦几句
不过,何时「出征」,确实是一个需要谨慎思考的战略问题。咱们暂且抛开刚才提到的怀孕几率和优生优育的问题不谈。对夫妻双方而言,年龄过小或者过大,都会给宝宝出生后的抚养过程带来困难。
所以,怀孕不仅仅是一个年龄界限的问题,还要看看你们小两口甚至是整个家庭有没有做好准备,心理准备,以及物质准备,综合考虑事业、家庭、个人精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