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常常觉得肚子里水深火热?了解这些穴位助你定腹内乾坤

郭子睿医生 发布于2019-09-24 15:28 阅读量7337

本文由郭子睿原创

image.png

便秘、胀气、拉肚子不管是男女老少都有可能碰到的问题。虽然不是致命的疾病,但一发作起来却是让人痛不欲生。

 

肠躁症不是器官功能上的病变,而是肠道功能异常,在中医观点中跟 情志因素 息息相关,情志即现在所谓的「自律神经失调」。

image.png

中医认为肝是主神经,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影响脾、胃、大肠、小肠的运化。平时肠胃功能消化不好的人,更易受环境、情绪等因素影响,所以要先强健脾胃的功能。

 

其实有4个救急穴道能迅速改善肠道的不适,每天睡前按压30秒,更能改善肠胃。以下跟着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郭医师一起做做看吧!

image.png

【大肠俞】

 

「大肠俞」位于骨盆最上端,距离脊椎骨外侧2根指头距离的两点。刺激这两点可缓和连接腰部与肠道的自律神经紧张,进而消除便秘及腰痛问题。

image.png

【小肠俞】

 

「小肠俞」位置稍低于大肠俞,同样距离脊椎骨外侧2根指头距离的两点。此两穴可抑制肠道肌肉不正常活跃,降低肠道蠕动速度,有效消除腹泻。

image.png

【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膝盖外侧凹陷处下方3寸处(约4指宽),有缓和便秘、拉肚子、小腹胀气等效果。由于是健脚的穴道,因此还能改善腿部疲劳痠痛。

image.png

【支沟】

 

「支沟」位于手臂外侧,距离手腕3根指头处。此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能够让排便更为顺畅。

在背后或是自己很难找到的穴位的话,可利用软式棒球或网球辅助。按压时不必过于用力,微微感到疼痛即可。沿著足三里到脚踝按压,还可促进血液流动,消除腿部浮肿。

image.png


除了这些紧急的救治穴位,中医还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预保养预防的方法:

image.png

(1)少吃刺激肠胃的食物

(2)少吃易产气的食物( 各种豆类 )

(3)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糯米类 )。


最后,中医还给大家推荐几个日常保健的穴位,让大家远离肠躁症。

image.png

穴道保健:

肚子上:天枢、大横、气海、中脘

小腿上: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image.pn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