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骨(拇外翻)是怎么回事?

翁凯淋医生 发布于2019-07-12 11:12 阅读量7046

本文由翁凯淋原创

    大脚骨”又叫“脚孤拐”,医学上称之为“拇外翻”。这种疾病形成之后,早期可导致足外观不美丽、羞于见人、选鞋困难、容易损坏鞋形等,除此之外并无不适。但随着年龄增长,拇外翻畸形程度的加重,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穿鞋时由于犯病挤压、摩擦可出现骨突部位的红肿疼痛形成“拇囊炎”;那么是哪些原因导致足部发生了拇外翻现象?

[拇外翻,俗称“大脚骨”]

  拇外翻,这个词语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俗称“大脚骨”,是指拇趾的生物力学发生了改变,拇趾偏离身体中线,向足的外侧过度倾斜崎形,简单点说就是脚部大拇趾外侧突出个‘大包’,这是一种常见的足病,多发于女性,同时也是高跟鞋和尖头鞋的“副产品”。

[大脚骨的病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

  大脚骨的发生与先天性因素有关,约一半病例有遗传因素。大拇指生物力学性能差是最主要的原因。

  2、各种炎症

  尤其是类风湿,常因关节破坏形成向外半脱位,呈拇外翻畸形。这也是主要的引起拇外翻的原因。

  3、穿鞋

  研究证实穿鞋的人中百分之三十三有某种程度的拇外翻,而不穿鞋者中拇外翻仅占百分之十九。尤其是穿尖头紧鞋更是其主要原因。

  医师提醒:大脚骨疼痛主要是因为跖骨头的突出部分,长期受鞋帮的挤压、摩擦,使得局部皮肤增厚、骨质增生,并可在该处皮下产生滑囊、滑囊炎,引起红肿、疼痛。另外,第二脚趾向脚背方向突起,经常摩擦出现鸡眼等问题,也会引起疼痛。

  另外,病程长的患者还会因双脚受力不平衡引发人体负重力线的改变,导致膝关节,骨盆移位,引起腰酸、背疼、颈椎不适、压迫神经等一系列疾病,严重影响到健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