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治疗之药物治疗

刘兴媛医生 发布于2019-06-13 23:48 阅读量6981

本文由刘兴媛原创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等,运动迟缓是帕金森病的核心表现,但震颤却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很多人因为手抖或脚抖去看医生,遇见医生,担心的问出第一句话:“医生,我是不是得了帕金森病?”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他们的第二句话常常是:“这下不好办了,我听说这个病治不好,还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就动不了了”。由此可见,帕金森病在老百姓心中也算是比较“知名”了,同时,大家对这种疾病也比较恐惧。

       帕金森病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不可治愈,治疗的手段有:药物、康复与手术,治疗的原则是:综合治疗。最新的我国关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指南提出:治疗要立足当前,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及生活质量为目标。我们常常说帕金森病是一个长寿病,如果能长期规范化治疗与管理,患者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可以拥有不错的生活质量。今天,我们且聊聊治疗帕金森病的那些药物。自人们认识帕金森病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但是治疗的药物只有6类。

       第一类:抗胆碱能药

       国内主要应用苯海索,适用伴有震颤患者,对无震颤患者不推荐。<60岁患者,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一旦发现认知功能下降应立即停用;≥60岁患者最好不应用抗胆碱能药。抗胆碱能药物的副作用有:口干、视物模糊、便秘、排尿困难,影响智能,严重者有幻觉和妄想。

       第二类:金刚烷胺

       国内50-100mg,2-3次/天,末次应在下午4点前服用。对少动、强直、震颤均有改善作用,并且对改善异动症有帮助;副作用:不宁、神志模糊、下肢网状青斑、踝部水肿等。

      第三类:复方左旋多巴

      主要有苄丝肼左旋多巴(美多芭)、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息宁)。初始用量为62.5-125mg,2-3次/天,根据病情而逐渐增加剂量至疗效满意和不出现副作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1.5小时服药;早期小剂量(<=400mg/d)并不增加异动症发生。副作用有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律失常、症状波动、异动症、精神症状等。

       第四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包括麦角类和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麦角类包括溴隐亭/培高利特/二氢麦角隐亭/卡麦角林/麦角乙脲等,因导致心脏瓣膜病变和肺胸膜纤维化,目前已经停用。非麦角类包括普拉克索/罗匹尼罗/吡贝地尔/罗替戈汀/和阿朴吗啡。

       一般首选非麦角类,尤其适用于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初期。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满意疗效而不出现副作用;副作用有体位性低血压、脚踝水肿和精神异常(幻觉、食欲亢进、性欲亢进等)。

       第五类: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抑制剂)

       主要作用是阻止脑内多巴胺降解,增加多巴胺浓度;代表药物有司来吉兰(常释剂和口崩剂)和雷沙吉兰。

       第六类: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

       药物有恩托卡朋、托卡朋等。主要作用是抑制左旋多巴在外周的代谢,使血浆左旋多巴浓度保持稳定,并增加其进脑量。药物副作用有腹泻、头痛、多汗、口干、转氨酶升高、腹痛、尿色变黄等。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患者的首选,也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主要的治疗手段。一旦诊断帕金森病,建议尽早启动药物治疗,这样可以更好改善症状,且可能会达到延缓疾病进展效果。

       最后附一个微信记录结束本文。微信中咨询的患者是一名患病有10余年的帕金森病患者,今年79岁。自5年前我第一次见她开始给她治疗后,她就一直跟着我。这是个依从性很好的患者,不仅坚持复诊吃药,还一直坚持康复治疗。她每天可以出去跳舞、会老朋友,每年可以跟孩子出去旅游。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