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林平时是个身体很健壮也很精明能干的人,虽然孩子们都已经成家,他仍然里外都是一把好手。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今年国庆的时候老林突然一下出现右边的手脚活动不灵便了,右边的胳膊抬起来费劲,右边的腿走路也“画圈”,说话也很费劲,跟大舌头一样的,当时发作了几分钟,然后就好转了,所以老林和家人都没有太在意。
第二天早晨老林一起床,就发现他的右边胳膊和大腿又不听使唤了,老林以为会跟前一天一样,几分钟之后会好转,但是,几分钟过去了,几十分钟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他还是没有好起来。
这下家里人着急了,赶紧将他送往就近的医院。本以为进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可现实永远比理想要残酷很多。老林在拍完CT后被诊断“脑梗死”,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中风了,虽然医生给予了积极的处理,但是他的病情丝毫没有被控制,反而仍然在可怕的进展,他已经完全抬不起他的右边的胳膊和大腿了;另外,更糟糕的是,他已经发不出一点声音了,家人和他只能相互看着,干着急。
经过进一步的头颅核磁共振的检查,发现老林的左侧大脑半球存在多发的脑梗死,他的血管左颈内动脉也已经堵塞大部分了。在当地医院治疗了20余天,老林的病情终于得以平稳和控制,但遗憾的是因为他的中风,他不仅不可以走,连坐的能力都很差,同时,仍然是不能说话,老林的夫人在背后成天以泪洗面,老林的孩子则充满内疚,觉得要是早点送父亲上医院,可能就不会发生现在这种结局了。
1个月后,当地的医生考虑他存在左边颈内动脉几乎闭塞,建议他前往某三甲医院的神经外科行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或颈内动脉剥脱术来开通血管,不过专业的神经外科医生看过病人后就先让他的同事康复科大夫出场了。
老林进入康复科后,康复科的上级大夫带着下级大夫、所有的治疗师还有护士美眉,进行了一次大查房,大夫分析了老林的病情后,从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方面阐述了目前关于脑梗死所有的治疗方式,最后根据老林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她的意见;治疗师,包括运动治疗师、手法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等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再次评估了老林的病情,给出了短期和中期治疗目标,以及在每一个阶段具体实施的方案。方案确定后,大家各司其职。
当天下午,安静而忙碌的治疗室,突然传出来一阵成年人的嚎啕大哭,长久回荡在治疗室的上空,让听到的人都忍不住落泪及不由自主的前往,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走进治疗室,才知道是老林和他的儿子一起抱头大哭,原因是,在无声的世界里待了足足一个月的老林,在他进入康复科的第一天下午,他发出了久违的声音!!家属和患者喜极而泣!旁边的语言治疗师,也忍不住落泪了。
老林在康复科治疗了一段时间,可以在家属的搀扶下行走,可以比较好的与家里人沟通与交流,后来如约去了神经外科做进一步的手术处理。
今天凌晨,我的神经外科同事齐主任发了一条关于“取栓”的朋友圈,早晨7:20我在等电梯的时候发现他穿着白大褂刚从电梯里出来就拉上另外两个准备去上班的小伙伴,说:跟我走!两个美女被齐主任拽着,风风火火朝急诊科的方向走。
我估计他又是去接急诊病人要行取栓或者其他操作了。这番情景,在我做神经内科大夫的时候经常经历,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只是,我没有想到,在无比暖和的深圳,冬天也会有这么多的中风病人,而且很多患者的发病年龄比内地小很多。
那么,老百姓俗称的中风到底是什么呢,当它发生时,我们又该如何去处理呢?
中风,在医学上叫脑血管病或脑卒中,是指脑部的供血血管出现问题而导致的脑部功能障碍。大家知道,人体的大脑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司令部出了问题,可想而知他的兵将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那么,我们怎样去快速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中风呢,当我们判断出一个人患了中风,我们该怎么处理呢?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两种简单而有效的办法。
方法一:FAST原则
F:Face,代表脸,判断一下对方两边的脸是不是对称,如果不明显,让对方龇牙笑一笑进一步观察,如果观察出脸不对称,则提示有不正常;
A:Arm,代表手和脚,让对方抬一下胳膊和抬一下腿,比较两边是否抬得一样高,如果不是一样高,或者一边有降落,则说明低的那一边或者降落的那一边有问题;
S:Speech,代表语言,让对方说一下话,倾听他的语言是不是清晰、流利,如果不是,则说明有问题;
T:Telephone 和Time,如果前面的判断是对方已经出了问题,立刻、马上拨打电话120,请求支援。现在各大城市都在布局卒中网,有很多医院有高级卒中中心,120会把患者带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方法二:120原则
1 :看1张脸:是否有不对称、口角歪斜;
2 :查2只胳膊:是否有平行举起、单侧无力;
0 :聆听语言:是否有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有上述任何突发症状快打120!!
2018年10月29日是第十一个世界卒中日,世界卒中组织发布的宣传主题为“正视卒中,可防可治”。所以,当你判断周围有人发生了可疑的中风事件,请立刻、马上拨打120将患者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患者如果在时间窗内,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大夫会视情况予以溶栓、取栓等处理。理想的状态,急性期过后患者病情稳定,康复科大夫就会带着他的治疗师介入,一起来帮助患者恢复他的肢体活动或言语等功能障碍。
记住,所有的处理,越早介入,患者的获益将越大。永远不要说等一等,观察一下,我们家属自己给他“按按摩”,在你的等一等、观察一下中,患者丧失的可能是他永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