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古今书院一瞥
载酒堂前月似钩,琼台夜雨润如油。
千年弦诵今犹在,又见青云上海楼。
——许建阳题记
海南省,简称“琼”,秦汉时期设立崖州,隋改崖州为崖郡。元代海南改隶广西行中书省。1933年设琼崖绥靖委员会公署于海口。1952年设立广东省海南行政区。1988年设立海南省。海南省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海南岛书院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宋守之创建琼州学标志着官办书院的开端,全岛曾有书院76间,分布于琼山、儋州、澄迈等地,承载着地方教育传承并奠定“海滨邹鲁”的文化根基。海南地处岭南古今书院发展跨越千年,以下按历史脉络与现存、遗存和高校现代书院分类:
一、古代著名书院(现存遗构)
1、东坡书院,海南最早书院之一,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始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原为苏东坡讲学的载酒堂,元代定名书院。东坡书院坐东北朝西南,院内建筑按三轴线布列,主体建筑均布列于中轴线上,依次为头门、载酒亭、载酒堂、正殿、东西两庑廊,东轴线布列钦帅堂、西轴线布列陈列馆。东坡书院既是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又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1996年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2、琼台书院,清代琼州最高学府(1705年建),培养进士21人、举人178人,今琼台师范学院前身。琼台书院坐北朝南,由大门、前楼、礼堂、中楼奎星楼等建筑组成。琼台书院平面布局对称严谨,建筑造型稳重大方,富有海南地方特色。3、溪北书院,海南现存最完整清代书院建筑群(1893年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现为文北中学所用。三进院落保留“讲堂”“经正楼”等原貌。门匾上为清末书法家杨守敬所题的“溪北书院”四个大字。4、万安书院,始建于宋代,原称万阳书院,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万城镇旧城区,现存建筑主要为清代扩建后的三进院落格局,书院原址位于万州署东侧,明代迁至州右广积仓,清雍正时期重建于现址,乾隆年间扩建讲堂、学舍等设施。书院清光绪废除科举后改为万州高等学堂,1925年改制为万宁县初级中学(今万宁中学前身)。抗日战争期间遭日军侵占停办,1945年复校迁至学宫,后迁至现万宁中学校址。5、鳌山书院,前身为文昌庙,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崖州知州宋锦改建为珠崖书院并捐银延师授课。道光时期代理知州袁斯熊重修后,至道光时期由知州齐元发更名为鳌山书院。光绪时期改制为崖州高等小学堂,原址现位于崖城中学内。
二、已湮没的重要书院
1、西洲书院,海南最早书院之一,西洲书院前身为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琼州刺史唐震父子创办的“攀丹义学堂”,明代正德年间户部主事唐胄弃官回乡后,在攀丹村创建了一处读书场所,后参议张简将此处题为“养优书院”,随后副使王弘按察琼州时拜访唐胄,以唐胄的号“西洲”为名,将其更名为西洲书院。该书院培养了明代“六进士”,孕育了丘濬、海瑞、王佐等历史名贤。清代毁于战火后,现存建筑为2012年重修的仿古三进式宗祠复合体,含唐氏宗祠、竹根井等遗迹。2、府城东坡书院,北宋末年为纪念苏轼建于府城,元代赵孟頫题匾,明洪武后多次迁址,清末废止。宋元丰四年,朝廷就在琼州府城设立了“琼管安抚都监”,以统管全岛军民两政。苏轼因名义上还有一个“琼州别驾”的虚职,来往儋州都要经过海口并居住。海口的东坡书院具有官办的性质。3、尚友书院,由明代南京礼部尚书王弘诲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倡建,院址位于定安县旧儒学射圃地。书院以“尚友”为名,倡导德业与学业相统一的理念,定期举办学术讨论会,吸引了林震等学者讲学。尚友书院与溪北书院、琼台书院等并称海南四大书院,王弘诲所撰《尚友书院记》和林震讲学记录,成为分析海南儒学传播的重要文献。4、珠崖/鳌山书院,鳌山书院前身为文昌庙,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崖州知州宋锦改建为珠崖书院并捐银延师授课。道光时期代理知州袁斯熊重修后,至道光年间由知州齐元发更名为鳌山书院。光绪时期改制为崖州高等小学堂,原址现位于崖城中学内。
三、高校现代书院(教育管理机构)
1、海南大学南海书院,是海南大学探索推进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和协同创新中心三大改革而成立的15个实体书院之一,成立于2022年。书院致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价值引领、学业引导、心理帮扶、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书院着力构建师生生活学习成长共同体,打造“南海三创讲堂”“师说•问道”等工作品牌,建设承载师生导学、学业指导、学术沙龙、社团活动、心理咨询等功能的社区空间,在每一名学生入学后,为其配备“三全育人”导师,按照“滴灌式”的培养方式“1对1”建立“导学”互动,帮助学生进入科技前沿领域,探索实践,激发志趣,促进自我实现。2、海南大学青云书院,是海南大学推进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协同创新中心“三大改革”背景下成立的十六个实体教学单位之一,成立于2022年。书院的命名取自成语“青云直上”,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鹏展翅高飞翔,青云直上九云霄。但得霞光千百度,青云直上九重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志存高远,壮志凌云。激励青云学子潜心学业,练就本领,德才升华,直达辉煌之巅。书院坚持以“五育并举、品格熏陶、学科交融、广博视野”为目标,建设书院组织队伍、育人项目品牌供给、资源保障、制度等,逐渐形成书院“1235N”特色育人体系(1是根本任务:立德树人,2是形式:课程和非课程化育人形式,3是特征:家国担当、国际视野、个性化创新,5是内容:德智体美劳育人内容,N是载体:多个育人项目平台),其中重点围绕组织、平台和品牌开展建设。形成书院特色育人供给体系。
总之,目前海南聚焦深度融入自贸港的建设,中医药未来发展重点在中医药战略定位,即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人才交流、中医药经济合作和中华传统文化展示。通过政策赋能、资源整合与全球布局,海南中医药产业将加速迈向蓝海市场,成为中医药“守正创新、走向世界”的战略支点。中医药蓬勃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除了现有的中医药教育机构外,建立中医药传统的书院尤为重要。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