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道山间无虎将——牛大力
千钧藤骨裂岩生,甘烈能摧万鬼城。
莫道山间无虎将,一盅热血沸龙争。
——许建阳题记
岭南地区有一句顺口溜:“牛大力炖汤,骨头都能笑出来”它是中老年人的“腰腿汤”,也是孩子们的“长个汤”。关于中药牛大力的典故,岭南地区的民间传说与历史记载,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冼夫人赐名说(岭南圣母传说),相传隋朝岭南圣母冼夫人驻军阳江时,发现当地士兵常采食一种形似金钟的块根,食用后力大如牛且久战不疲。冼夫人遂以“牛大力”命名此药,并推广为军需药材。牛大力主产地为两广、海南,与冼夫人统治范围重叠;其别名“大力薯”“金钟根”均体现功效与形态,符合粤语命名习惯。其二,阿牛救荒传说(海南甲子镇版本),海南民间流传,饥荒时期少年阿牛被老牛指引发现一种薯根,村民食用后体力恢复。因老牛带回食物且薯根增力显著,故称“牛大力”。根茎如倒挂金钟,故别名“倒吊金钟”。现代研究证实其补虚润肺、强筋活络的药理作用。岭南至今保留牛大力煲汤习俗,用于增强体力。
一、牛大力性味归经
牛大力,别名大力薯、山莲藕、金钟根等,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以根入药。牛大力文献首载于《生草药性备要》(1711年),何克谏首次以“大力牛”之名记载,描述其“味甜性韧,壮筋骨,解热毒,理内伤,治跌打,浸酒滋肾”。《岭南采药录》(1932年),萧步丹明确以“牛大力”为正名,补充记载其“味甘,壮筋骨,解热,理内伤,治跌打”,历代本草对其功效描述高度一致。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全年可采,以秋季挖根为佳。洗净,切片晒干或先蒸熟再晒。味甘,性平。归肾、肺经。具有补虚润肺,强筋活络功效。主治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治肺热,肺虚咳嗽,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遗精,白带。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忌,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舌燥)湿热内盛(口苦、舌苔黄腻)慎用。牛大力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抗氧化和舒经活络、强筋活络作用)。生物碱类(抗菌、止咳平喘、抗炎及调节脂代谢功能),固醇类与萜类(补益脾肺肾、参与免疫调节和抗疲劳),木脂素与香豆素(增强其抗炎和祛风湿效果),有机酸与多糖(免疫调节、补肾固精、改善遗精早泄)。
二、牛大力配伍运用
牛大力作为岭南特色药材,其临床常见配伍:1、配伍杜仲、巴戟天,温补肾阳,改善腰膝酸软和夜尿频多。2、配伍肉苁蓉、淫羊藿,针对阳痿早泄,但阴虚火旺者需配伍麦冬平衡药性。3、配伍五指毛桃、土茯苓,经典祛湿组合,可缓解关节疼痛和湿疹。4、配伍薏苡仁、芡实,增强利水渗湿效果,适合湿热型食欲不振。5、配伍玉竹、沙参,缓解燥咳,对长期吸烟者的肺燥症状有效。6、配伍百合、莲子,兼具安神功效,改善肺虚久咳伴失眠。7、配伍黄芪,当归,补气养血,适合术后或产后调理。8、现代研究,1)补肺润燥机制,牛大力归肺经,配伍玉竹、沙参等滋阴药材时,通过调节呼吸道黏膜分泌功能缓解干咳;与百合、莲子组合则通过抗炎作用改善肺虚久咳。2)补肾壮阳机制,与杜仲、巴戟天配伍时,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强温肾效果;搭配黑豆、枸杞则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改善肾阴虚症状。3)祛湿通络机制,配伍土茯苓、五指毛桃时,通过抑制NF-κB通路减轻关节炎症反应;与薏苡仁组合则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表达改善水肿。
清代赵瑾叔《本草诗》中未直接收录“牛大力”条目,今按其药诗风格拟成七言律诗:《本草诗·牛大力》:金钟倒挂岭南生,九地根蟠力自横。润肺甘同山药并,强筋势与石松争。久虚可托升提气,劳损能平跌扑声。莫道薯蓣无虎骨,一盅岩蜜化龙烹。
许建阳
于朗麓书斋
20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