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咏立秋养生》‌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5-08-07 15:11 阅读量570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水调歌头·咏立秋养生》‌

斗柄指西南,暑湿未曾收。

火云犹灼寰宇,梧叶暗惊秋。

‌渐觉金风在途,未觉凉蝉露语,长夏锁重楼。

‌漫道新凉近,热浪尚浮游。‌

‌循古节,祭田祖,庆丰收。‌

‌荐新尝谷,酬谢天地为民佑。‌

‌膘贴适添滋味,梨藕堪消残夏,咬脆解烦忧。

‌四时循大道,养敛正宜秋!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5.8.7

农历乙巳年闰六月十四‌

注解:

上阕重在描绘立秋时节独特的气候与物候矛盾景象(热中藏秋意)。下阕转入人文活动(祭祀、习俗),并自然过渡到养生主题。末句点明主旨,简洁有力。‌

1、‌开篇点题与气候特征:“斗柄指西南”:呼应资料“斗指西南维为立秋”。“暑湿未曾收”、“火云犹灼寰宇”、“热浪尚浮游”:强调立秋非暑止,而是“三伏天”中(“立秋还处在暑热之中,尚未出暑”),仍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有“秋老虎”特征(“秋阳肆虐,立秋正当暑”)。“梧叶暗惊秋”:体现“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的微妙转折感。“渐觉金风在途”象征“凉风至”的初兆(一候),但用“渐觉”、“在途”体现渐进性。“未觉凉蝉露语”直指此时“三伏天”中,实际并无明显“白露生”(二候)、“寒蝉鸣”(三候)的景象(“并无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等现象”)。用“未觉”巧妙点出时节名实(候名)与当下实际的温差。

2、“循古节,祭田祖,庆丰收”点明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的重要地位及其核心意义——祭祀土地神(田祖),庆祝丰收(“民间在立秋祭祀土地,庆祝丰收”)。“荐新尝谷,酬谢天地为民佑”“荐新”即尝新米,具体描绘祭祀感恩活动(“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膘贴适添滋味”指“贴秋膘”习俗。“梨藕堪消残夏,咬脆解烦忧”指“咬秋”、“啃秋”习俗(常吃瓜果如梨、藕等清热生津之物)。

3、‌养生‌核心思想贯彻,全词落脚点在“养敛正宜秋”,紧扣《内经》“秋冬养阴”、“养收为原则”的核心养生观(“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呼应自然规律,“四时循大道”点明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的重要性(“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饮食建议体现,“膘贴适添滋味”强调贴膘需适度,符合养生进补原则;“梨藕堪消残夏”则明确给出立秋后清热润燥、生津止渴的时令饮食建议,符合“适当进补”及应对余暑的需求。‌精神调摄暗示,“养敛”二字不仅指身体,也蕴含着精神情志上应收敛神气、安宁平和之意(“精神情志...以养收为原则”),与“酬谢天地”的感恩之心相呼应。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