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中医朗麓书院长联》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5-08-03 16:45 阅读量385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岭南中医沙河朗麓书院长联》

沙河一脉医道承,朗麓堂前橘井耕。

五虎神针病魔驱,岐黄薪火济苍生。

                            ——许建阳题记  

提起书院,人们会想到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应天书院(河南商丘)、岳麓书院(湖南长沙)、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书院,是中国特有的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书院以自由研习为主,集众讲授为辅,无定期以老师解经文、谈体会、讲心得。“侣山堂”开山者张志聪创立了我国中医教育,以书院讲学形式培养医学人才之先河。朗麓书院以中医岭南沙河学派宗旨“仁心仁术,至诚至精,博爱博意”为教学指南,理论上,倡导中医辨机论治;诊断上,重视望闻问切查;治疗上,主张理法方药(穴)术一线贯通;处方上,强调君臣佐使守之“五行方”;针灸上,创立“五虎擒羊”系列针法等。以培养临床中医药优秀人才为目标。特此撰写《岭南中医沙河朗麓书院长联》如下:

上联:五百里岭南,自阳台发脉,沙河贯脉,汇作杏林春水;八千年医道,由葛洪开宗,思邈传宗,蔚成华夏岐黄。观:携徒采药,罗浮山下辨真伪;传道授业,朗麓堂中论岐黄。碑林摹刻灵枢字,药圃栽培本草香;望闻问切探精微,针灸推拿授妙方。更有:三基五典,诵习经方明理法;四时八纲,临证随师悟阴阳。教弟子,承师道,采药辨草,碑林摹刻,薪火永续;立医德,树仁心,济世活人,橘井流芳,功垂万古。

下联:三万程神州,自南海扬波,鹏城鼓浪,激荡医坛新潮;百千载经方,赖时珍集典,仲景垂方,熔铸沙河精要。忆:随师临证,大沙河畔析病机;经典研习,阳台山前悟真谛。专病专方精准治,中西合璧创新篇;一带一路扬国粹,仁心仁术济苍生。尤重:口传心授,薪火相传继绝学;言传身教,衣钵相承续华章。研经典,拓视野,一带一路,弘扬国粹;济苍生,续新篇,悬壶济世,德泽四方。 

横批 杏坛薪火

许建阳

于朗麓书斋

2025.8.3

注解:

1、上联描写朗麓书院‌地理与学术源流,开篇“五百里岭南”以空间维度奠定格局,“阳台发脉”与“沙河贯脉”既实指学派地理渊源,又暗喻学术传承脉络。“杏林春水”意象生动展现教学相长的勃勃生机。‌教学场景刻画,“携徒采药”与“传道授业”构成动态教学画卷,罗浮山与朗麓堂形成虚实相映的教学空间。“碑林摹刻”与“药圃栽培”则突出岭南学派“读经典、识百草”的独特教学法。 ‌学术精髓凝练,“三基五典”与“四时八纲”精准概括中医教学体系,而“临证随师悟阴阳”更点明“师承教育”的核心价值。末段“薪火永续”与“功垂万古”升华传承意义,橘井典故强化医德教育。

2、下联展望‌时代发展视野,“三万程神州”将视野推向全国,“鹏城鼓浪”融入深圳元素,展现学派立足岭南、面向世界的格局。‌临床教学特色,“随师临证”与“经典研习”形成理论与实践的教学闭环,大沙河与阳台山再次呼应地理标志。“专病专方”与“中西合璧”体现现代中医教学创新方向。‌传承方式创新,“口传心授”与“言传身教”既保留传统精髓,“一带一路”又彰显时代使命。末句“德泽”留白,引发对医者仁心的无限遐思。

3、横批点睛“杏坛薪火”。“杏坛”典出孔子讲学处,喻医教重地“薪火”既指学术传承,又喻教学热情整体展现岭南中医沙河学派“承古拓新”的教育理念。

4、长联特色:1)‌时空经纬法‌:上联重历史纵深,下联重空间拓展,形成立体传承图景;2)‌教学场景剧‌:采药、临证等场景如电影镜头般生动;3)‌数字对仗法‌:“五百里”对“三万程”,“八千年”对“百千载”;4)‌虚实相生术‌:实景阳台山与虚指“杏林”结合。

此联展现了岭南中医教育的“活化石”,既传承了“师带徒”古训,又展现了现代中医教育的创新气象。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