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而极具活力的饮品——擂茶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5-07-27 11:01 阅读量256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古朴而极具活力的饮品——擂茶

石臼春雷醒千年,银槌落雪碾云烟。

三生汤沸传薪火,陆羽惊逢亦问禅。

                            ——许建阳题记  

擂茶作为中国传统饮品,明代诗人孙绪有一首《擂茶》:“何物狂生九鼎烹,敢辞粉骨报生成。远将西蜀先春味,卧听南州隔竹声。活火乍惊三昧手,调羹初试五侯鲭。风流陆羽曾知否,惭愧江湖浪得名。”‌首联“何物狂生九鼎烹,敢辞粉骨报生成”“九鼎烹”典出《史记》,喻指极端激烈的考验,“粉骨报生成”化用佛教“舍身饲虎”典故,表达对茶道的极致追求。‌颔联“远将西蜀先春味,卧听南州隔竹声”“西蜀先春”指四川早春名茶,体现对优质原料的讲究。“南州隔竹:营造幽静品茗环境,展现文人雅趣。‌颈联“活火乍惊三昧手,调羹初试五侯鲭”“活火”指炭火,强调煎茶火候的重要。“三昧手”借用佛教术语,喻制茶技艺已达化境,“五侯鲭”典出《西京杂记》,以美食比附茶道之精妙。‌尾联“风流陆羽曾知否,惭愧江湖浪得名”借茶圣陆羽自谦,实则暗含超越前贤的自信。“江湖浪得名”反语,表达对虚名的淡泊。此诗不仅是咏茶之作,更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美学追求,隐逸文化倾向,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一、擂茶的历史源流

擂茶,在不同地域和民族中形成了丰富的别称体系。如‌三生汤、‌茶粥、‌五味汤、客茶、‌省茶、米茶、打油茶、苦羹、咸茶、‌七宝擂茶、‌红军茶、‌迎客茶、情谊茶等。擂茶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1、起源阶段(汉魏时期)。‌药饮雏形,擂茶最早可追溯至汉魏时期中原地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传统,具有明显的药用功能。‌三生汤原型,汉代已出现“生茶叶+生姜+生米仁”的基本配方,被称为“三生汤”,主要用于祛湿驱寒。2、发展演变(唐宋时期)。‌南迁传播,唐代中原人第二次南迁时将擂茶习俗带入南方,与当地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融合。‌文献记载,宋代《梦梁录》《都城纪胜》等文献首次明确记载擂茶,描述其为江南民间普遍风俗。‌军事应用,三国时期刘备军队及东汉马援征讨“五溪蛮”时,均有使用擂茶治疗士兵水土不服的记载。3、鼎盛时期(明清民国)。‌工艺成熟,形成“三擂九香”的精细化工艺标准,工具固定为擂钵、擂棍、捞瓢三件套。‌地域分化,客家地区,保留中原古法,发展出婚嫁擂茶等礼仪性茶俗;湖南地区,与土家族文化结合,形成配压桌菜的独特形式;广西地区,演变为侗族“打油茶”,成为日常主食。4、现代传承。‌非遗保护,2014年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复兴,通过文创产品、旅游体验等形式活化传统,如湖南常德擂茶日销量可达2000碗。‌海外传播,随客家移民传入东南亚及欧美,成为文化认同载体。关键历史节点佐证。‌考古发现福建擂茶遗存证实其始于五代,宋代达到发展高峰;‌诗文记载南宋黄升《玉林诗话》描述“见客擂麻旋足茶”的民间风俗;‌方志佐证清代《常德府志》记载当地用茗茶、芝麻、姜制作擂茶的习俗。这种跨越千年的饮食传统,既保留了汉魏粥茶的古老技法,又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元素,成为中华茶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

二、擂茶的配伍运用

擂茶作为一种传统饮品,其配伍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原料协同和季节适应性等方面:1、原料配伍的协同作用。‌基础配方‌:通常以茶叶、芝麻、花生、大米为主料,搭配生姜、食盐等。茶叶提供茶多酚和咖啡因,具有抗氧化和提神作用;芝麻和花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蛋白质,可增强营养;生姜温中散寒,与茶叶的寒性相互制衡。‌功能性扩展。‌消化系统添加陈皮、薄荷等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积食和便秘;‌呼吸道保健配伍紫苏、艾叶可宣肺止咳,适用于感冒初期;‌心血管健康茶叶与芝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协同降低血脂。2、季节适应性配伍。‌春夏湿热加入薄荷、艾叶或嫩菊花,增强清热解毒功效;‌秋冬寒燥配伍桂皮、川芎等温性药材,防风驱寒并润燥。3、特殊功效组合。‌“三生汤”配方‌(生米、生姜、生茶叶)传统组合可清热解毒,通经理肺;‌美容养颜添加金盏菊或白菊花,结合茶叶的抗氧化作用,减少皮肤自由基损伤。4、作用机理分析。‌物理协同通过擂捣工艺使原料充分融合,释放活性成分(如芝麻中的油脂包裹茶多酚,延缓氧化);‌药性平衡寒性茶叶与温性生姜、桂皮的搭配,实现“凉而不伤胃,温而不上火”的效果;‌营养互补谷物提供碳水化合物,坚果补充蛋白质和脂肪,形成均衡营养组合。脾胃虚寒者需减少寒性配料(如薄荷),孕妇慎用含刺激性药材的擂茶。

再来欣赏一下,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学者、“广东徐霞客”屈大均的《擂茶歌》:‌东官土风多擂茶,松萝茱萸兼胡麻。‌细成香末入铛煮,色如乳酪含井华。‌女儿一一月中兔,日持玉杵同虾蟆。‌又如罗浮捣药鸟,玎珰声出三石洼。‌拂曙东邻及西舍,纤手所作喧家家。‌以淘粳饭益膏滑,不用酒子羹鱼虾。‌味辛似杂贲隅桂,浆清绝胜朱崖椰。‌多饮往往愈腹疾,不妨生冷长浮瓜。‌我来莞中亦嗜此,岕菘欲废春头芽。‌故人饷我日三至,丝绳玉壶提童娃。‌为君餍饫当湩酪,力法归教双鬟丫。‌ 

许建阳

于朗麓书斋

2025.7.27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