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虎擒羊针法四论》
五虎金针会朗麓,一阳四象破沉疴。
沙河妙手传今古,针道精微济世多。
——许建阳题记
岁在乙巳年四月廿七,岭南中医沙河学派,于深圳大学丽湖校区朗麓书院召开沙河学术思想研讨会,论五虎擒羊针法之精微。沙河学子正逢其盛,睹金针度厄之妙,观砭石回春之奇,故作此文记之。
夫医道渊微,针砭为要。溯自《灵枢》扬刺之法,下逮《甲乙》输穴之辨,而五虎擒羊针者,实兼百家之长。其法以一正镇中宫,四斜应四象,合五行生克之理,参九宫飞布之机。辨机论治,针至病所,皆得岐黄真谛。
观其布阵,若五虎围猎:中央直刺如猛虎下山,直捣黄龙;四隅斜刺似伏兵暗起,合围包抄。针痴呆直抵病所,治震颤熄风止痉,刺囊肿则深达基邸,配隔姜灸而囊肿消;治痹证则针罐协同,引火郁而寒冰释。更兼江南复合派针药并施,北方实战派火针逞威,道医融吐纳导引之秘,诚乃“一针甫下,四海同春”。
至若临证变化,尤见玄机:阿尔兹海默病三阳五会配伍四关穴,帕金森震颤百会配伍风池和太冲,治乳癖则疏肝解郁,解痛经则暖宫散寒止痛活血,疗斑秃则活血生发。带状疱疹协同斩龙破瘀。所谓“病万变,药亦万变”,此针法深得《内经》“杂合以治,各得所宜”之旨。
今观现代研究,其效愈彰。激活脑神经细胞功能,增加大脑葡萄糖代谢;增加多巴胺分泌,减少其消耗;促炎性代谢,降低白介素之水平;调神经递质,缓中枢之敏化。虽机制犹待进一步深究,然临床实效可证。健忘痴呆得到改善,震颤强直得以平复,腱鞘囊肿消弭者十之八九,寒痹疼痛缓解者过其七分。此非“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之明验乎?
嗟乎!针道虽微,可通造化。昔皇甫谧著《甲乙》,孙思邈传《千金》,皆欲拯黎元于疾苦。今五虎擒羊之法,承先贤之故绪,开时代之新篇。愿同仁共勉,使金针妙术,永济苍生。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时维二零二五年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