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自有地精奇——何首乌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5-07-12 10:38 阅读量241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人间自有地精奇——何首乌

夜交藤蔓月华滋,九制玄功乌鬓丝。

不向蓬山寻玉液,人间自有地精奇。

                              ——许建阳题记  

明末清初岭南诗人陈恭尹有一首关于何首乌的诗:“作传曾闻李习之,经百草未尝知。成纹自蹙如山势,引蔓能交入夜枝。五岭诸州康最好,一筐相惠赤尤宜。年来病足资奇效,不为霜髯变黑丝。”此诗应作于诗人晚年足疾加剧时期,通过向友人求取康州(今广东德庆)盛产的优质何首乌药材。‌首联‌用典奠定学识基调,提及唐代李翱(字习之)曾为何首乌作传的典故;‌颔联‌转入具体物象描写,描绘何首乌的形态特征;‌颈联‌突出地域特色,强调康州何首乌的品质最佳;‌尾联‌升华主题思想,表明求药目的为治病而非追求返老还童。这首诗通过严谨的用典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陈恭尹作为岭南诗派代表人物的深厚学养和务实精神。全诗将药材请求、疾病困扰与人生感悟完美融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哲学深度。

一、何首乌性味归经

何首乌,又称地精、赤敛、山翁、夜交藤根、血娃娃和何相公等。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唐代李翱《何首乌传》首次系统记载了这一命名由来,该植物最初以“交藤”为名,因其藤茎夜间相互缠绕的特性得名。后因顺州南河县何氏家族服用后白发转黑、得子延嗣的传说,遂改称“何首乌”。李翱记载:“雄者苗色黄白,雌者黄赤”,明代《本草纲目》将其归入蓼科,系统描述其药用部位与炮制方法。其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粉性,皮部有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形成“云锦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以体重、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主要分布于华东、中南等地。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制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主治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生首乌有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之效。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不宜长期连续服用。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和糖尿病患者慎用。现代研究何首乌主要含蒽醌类化合物,为大黄酚和大黄素,还含卵磷脂、粗脂肪等。何首乌内含有致泻作用的蒽醌衍生物,故大便溏泄者不宜服用。何首乌酮具有保护肝脏、抗衰老的作用;大黄酚则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此外,何首乌还能影响内分泌系统,调节激素水平,这也是其传统上用于延缓衰老、改善机体功能的科学依据之一。

二、何首乌配伍运用

临床上,何首乌的常见配伍:1、配伍‌熟地黄、当归。熟地黄侧重滋阴,何首乌偏重固精,当归补血活血,与何首乌协同改善血虚症状。2、配伍‌枸杞子、‌菟丝子。枸杞滋补肝肾、明目,与何首乌乌发功效结合,适合肝肾不足引起的视力模糊和早白发。‌菟丝子何首乌配伍治疗肝肾不足、精血亏虚造成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症。3、配伍‌黑芝麻。‌黑芝麻富含维生素E和矿物质,与何首乌协同显著改善脱发白发。4、配伍应用的现代科学依据。制何首乌含有二苯乙烯苷类、磷脂类、蒽醌类等活性成分。其配伍作用机理包括:‌卵磷脂作用‌:分解油脂,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改善头部微循环,为毛发提供营养。‌氨基酸与微量元素‌:酪氨酸酶和铜元素是黑素颗粒形成的关键物质,配伍后增强黑色素合成。‌免疫调节‌:多糖类成分刺激免疫系统,配伍后增强整体调理效果。‌抗氧化协同‌:二苯乙烯苷类与搭配药材中的抗氧化成分协同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何首乌作为中国传统“四大仙草”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从最初的药用植物,逐渐演变为集健康、财富、吉祥等多重象征于一体的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万物的独特理解和精神寄托。

许建阳

于朗麓书斋

2025.7.12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