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闯二字须推敲浅见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5-07-07 11:47 阅读量408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冲闯二字须推敲浅见

博文楼畔语声传,莫冲红灯日复年。

若使贾生临此境,定将闯字勒碑镌。

                            ——许建阳题记  

我的办公室窗子对面,就是某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我亲眼所见该校从地基开挖到落成,直至招生。该实验学校建筑非常优美,而且每栋教学楼命名极具文化内涵。如图南楼、中和楼、博学楼、文苑楼、慎思楼、翰林馆、启明楼、国风馆和静安居等。每天上班,必途经某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大门,本学期除了家长自愿者维持交通外,还有小喇叭广播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交通安全。其中有一句话:“请不要冲红灯......”天天听到此语,总感觉不妥?这几天学校放假了,没有听到小喇叭播报的声音了,在此与该校相关老师商榷一下。该学校交通规则中应用“冲”红灯还是“闯”红灯?

贾岛推敲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唐代著名文坛轶事。‌驴背得句,字斟句酌。贾岛赴长安应试途中,于驴背上吟得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对“推”字是否贴切存疑,反复斟酌是否改用“敲”字更佳,遂沉浸于推敲手势中,浑然忘我。‌冲撞仪仗,意外相逢。因专注推敲动作,贾岛未察觉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误闯队列被侍卫扣押。韩愈问明缘由后,非但未降罪,反驻足思忖诗句。‌韩愈定字,结为知交。韩愈沉吟后建议:“作‘敲’字佳矣!”理由有三:‌礼节性,夜访友人当敲门,径推失礼;‌意境美,敲门声打破月夜静谧,以动衬静;‌音韵亮,“敲”字读音响亮,更富节奏感。自此结为布衣之交。

一、冲字源流及用法

冲(衝)形声字字,繁体字“衝”在小篆中写作“”,字形两旁合成一个“行”字,“行”的古字形是十字路口的形象,作形旁;中部是“童”字,指示读音。大约到汉代,声旁演变为“重”。“冲”原写作“沖”,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由水(氵)、中两部分组成,表示水的涌动。“冲”本来是“沖”的俗字,现代以“冲”为规范字。“冲”有两个来源,因而有两个本义,一是表示水流涌动,另一个是交通要道。冲(衝)从交通要道引申出道路交叉的地方,即交叉路口,又引申为很快地向前直闯,后又由此引申出对别人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冒犯、猛烈地撞击的意思。“冲(衝)”由冲撞引申为对、向着,又引申为针对、凭借。“冲(沖)”由水流流动的冲,又有了水的冲击、冲洗的意思,引申为劲头猛、气味浓、有刺激。“冲(沖)”在古代又表示人的年龄尚幼。《说文解字》:“沖,涌摇也。从水、中。讀若動。” “衝,通道也。从行”。“冲”的本义就是水向上涌动的样子。如怒发冲冠、怒冲霄汉等。另外,在极浓烈的东西中加入水,会变得柔和,所以“冲”又引申为平和、谦虚、淡泊,比如“冲和”。

二、闯字的源流及用法

闯(闖)字,会意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本义为马出门貌,引申为出头貌,指一种突然而迅猛的动作,或者引申为奔走、闯练等。在现代汉语中,“闯”通常表示勇猛直前、冲进去的意思,如“闯关”、“闯荡江湖”等。它带有一种突破障碍、勇往直前的积极意象。引申除了物理上的进入或冲破外,“闯”还可以引申为在事业、生活等方面的大胆尝试和探索。闯,篆文=(门,马棚)+(马),造字本义:马从马棚向外猛冲。“闯”这一动作,以其猛烈与粗鲁的特性,若把控不当,便可能造成自己或他人的伤害,即所谓的“创伤”。古人观察生活很仔细,他们观察到马的这个特点,所以就用“门”里加个“马”字来造出“闯”这个字,很贴切地表达出“横冲直闯”的意思。《说文解字》:“闯(繁体),马出门貌。从马在门中。”

三、现行的交通规则

根据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原则,正确的表述应为“‌不要闯红灯‌”,这是法律和日常警示中的标准用语。‌法律定义,“闯红灯”指车辆或行人在红灯亮起时越过停止线并继续通行,明确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冲红灯”并非法律术语,日常使用中可能指加速通过黄灯或红灯的行为,但易引发歧义。‌行为后果。闯红灯会导致罚款、扣分(机动车记6分)及交通事故风险激增。黄灯时加速“冲”过路口若未完全通过,仍可能被判定为闯红灯。交通规则中应使用“‌不要闯红灯‌”这一表述,其法律界定清晰且涵盖所有违规情形。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5.7.7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