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金坠玉药中王——‌沉香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5-07-06 11:53 阅读量229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沉金坠玉药中王——‌沉香

岭南嘉木蕴奇香,岁月凝脂百炼藏。

温彻三焦平气海,沉金坠玉药中王。

                            ——许建阳题记  

沉香粤八味之一,沉香诗词最喜欢的是宋代词人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此词以夏日晨景勾连乡愁。上阕“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转听觉,”风荷举“定格视觉,三组镜头由嗅觉到空间渐次展开。下阕“故乡遥”直抒胸臆“渔郎相忆”反写思乡,“芙蓉浦”以梦境收束。全词最妙在“一一风荷举”五字,既合荷花晨间挺立之自然特性,又暗喻文人孤高品格。时空上完成“汴京实景-江南回忆-梦中归途”三重跳跃,体现宋代文人“即景生情,化情为境”的典型笔法。

一、沉香的性味归经

沉香,别称蜜香、栈香、沉水香、白木香、莞香、 伽南香、奇楠等。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被公认为是“药中黄金”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药材。沉香的使用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汉代的《西京杂记》中有关于沉香的最早记载。《本草新编》:“沉香,温肾而又通心,用黄连、肉桂以交心肾者,不若用沉香更为省事,一药而两用之也。”在中国,沉香属中的土沉香和云南沉香被收录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版),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沉香其味辛、苦,性微温。归脾、胃、肾经。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功效。主治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等。阴亏火旺,气虚下陷者慎服。沉香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树脂、氢化桂皮酸等化合物,其药理作用涉及多个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及其抗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等),止痛、肌松作用。

二、沉香的配伍运用

临床上,沉香常见配伍:1、行气止痛的配伍机制。1)配伍木香。沉香降气下行,木香疏通胃肠结气,二者形成“降-通”合力,专攻寒凝气滞导致的胃脘胀痛。木香增强沉香的行气扩散力,加速气滞消散。2)配伍肉桂。肉桂温补命门之火,沉香引火归元直达下焦,协同化解肝肾阴寒引起的疝气痛、小腹冷痛。尤其适用于肾阳虚衰的寒凝证。2、温中止呕的协同作用。1)配伍丁香。丁香温中散寒力强,沉香降逆止呕效专,针对脾胃虚寒型呕吐(清水状、遇冷加重)形成“温中-降逆”闭环。二者挥发油成分可双向调节胃肠平滑肌运动。2)配伍陈皮。陈皮升脾醒胃,沉香降胃止呕,构成“一升一降”动态平衡。陈皮中的柠檬烯促进消化液分泌,沉香苄基丙酮抑制胃肠痉挛,共治气滞痰阻型呕逆。3、纳气平喘的增效组合。1)配伍附子。附子大热回阳,沉香引气归肾,针对肾不纳气的虚喘(动则气喘、腰膝酸冷)。附子强心提升血氧,沉香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呼吸深度。2)配伍补骨脂。补骨脂温肾固精,沉香收纳浮阳,二者通过“固本-纳气”调节自主神经,减少哮喘夜间发作频次。4、特殊配伍的经典应用。1)‌麻醉镇痛‌:沉香+曼陀罗(古方麻沸散),沉香挥发油增强曼陀罗生物碱的神经阻滞作用。2)‌安神助眠‌:沉香+茯苓,沉香导心火下交于肾,茯苓利水宁心,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5、配伍本质解析:沉香作为“气药之枢”,通过 ‌“温而不燥、降而不泻”‌ 的特性,在配伍中扮演三大角色:引经药(引导药力直达下焦)、增效药(增强主药温通效力)和制约药(抑制部分药物的燥烈之性)。

总之,沉香作为兼具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的珍稀物种,其文化密码深藏于“木中舍利”的称号中。它以伤痛为土壤,在宗教、医学、艺术领域绽放出穿越千年的精神之花。其存在本身即是自然与人文共写的哲理诗篇。

许建阳

于朗麓书斋

2025.7.6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