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调歌头·夏至》
斗柄指南极,赤日正中天。
黄经初度,晷影垂地竟无痕。
鹿角应时脱落,蝉噪槐阴深处,半夏草丛间。
九域尝新麦,南北共长筵。
祭先祖,消溽暑,煮甘泉。
阴阳轮转,从此宵露渐生寒。
漫把冰绡拭汗,且就梅汤解渴,心静自怡然。
莫道金乌远,犹照万峰巅。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5.6.20
注:“斗柄指南极”应“斗柄南指,天下皆夏”的观星传统,暗合夏至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正南的天文现象。“晷影无痕”夏至日正午“立竿无影”奇观。“黄经初度”指太阳到达黄经90°的精确时刻。“鹿角解”即阴阳转换的物证,蝉鸣槐阴,田园消夏的诗意符号,煮梅尝新,养生智慧与节气仪式感。“宵露生寒”应《周易》“夏至一阴生”的宇宙观,揭示阳极阴生的自然规律。“金乌照万峰”以太阳意象打破时空局限,既承屈原“暾将出兮东方”的雄浑,又启辛弃疾“青山遮不住”的旷达。全词熔观察(如北斗指向)、物候记录(如鹿角蝉鸣)与生命感悟为天人合一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