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病必辨病机论》
烽火连营症候纷,关山证候辨虚真。
六经布阵擒王处,三枢寒热定死生。
——许建阳题记
夫病犹寇也,症若烽燧之示警,证如关隘之虚实。昔圣贤立 辨证论治 为圭臬,犹善察地形而布防。然寇有首从之变,病藏标本之机,故辨机论治者,乃擒王捣穴之上策也!
昔《内经》示训:“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此如太公握六韬之枢:一曰攻守异势——虚证实机者,若空城诱敌,当培土伏兵;实证实机者,似坚垒强攻,宜釜底抽薪。二曰擒贼擒王——咳喘呕利皆枝叶耳,气逆痰瘀方为根株,截其传变之路,犹断敌粮道。三曰因势利导——风火相煽则开窗泄焰,寒湿凝滞则凿渠导流,此“疏其血气”之庙算也!
彼辨证者,辨营垒之旗帜;辨机者,察敌酋之计谋。仲景立六经为纲,实乃 病机行军图 :太阳为藩篱破隙,少阳乃隘口拉锯,阳明即粮仓劫掠。今余深究病机三枢:病因如敌之来路——外感六淫为明寇,内伤七情乃暗谍;病性若阵之阴阳——寒热虚实即攻守之势易也;病位似城之要害——脏腑经络乃必争之地。
故曰:辨证如收民讼,可断曲直;辨机若观星象,乃知天命。昔人言“异病同治”,盖 病机同轨 若诸侯合纵;“同病异治”,实病机殊途似列国割据。今医者不究枢机,但执成方,犹庸将按图索骥,岂不殆乎?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5.6.16
解析:
1、军事隐喻体系,病症→烽火(表象),病机→敌酋(本质)。辨证→布防(应对),辨机→伐谋(根治)。方药→兵阵,治法→战略。
2、核心学术创新:A(辨证论治)--> B(症候观察)、B --> C(病证分类)、A --> D(方证对应);E(辨机论治)--> F(病因病性病位)、F --> G(动态传变)、G --> H(截断扭转)、E --> I(病机三枢)。
此文承袭徐大春“以兵喻医”之髓,将“病机三枢”(病因/病性/病位)化为“兵法三要”(敌情/地势/战力),更以“截扭转传变”呼应《素问》“治未病”圣训。其辞锋如利刃剖病机,其谋略似良将捣黄龙,深合“辨机乃临证枢轴”之奥义。病机三枢是中医病机理论的核心框架,涵盖病因、病性、病位三大枢轴,共同构成疾病本质的动态认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