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塘朗山记
鹏城山海一阁楼,百径千阶景尽收。
苏铁沉香藏翠谷,书香药韵共悠悠。
——许建阳题记
我到深圳已经好多年,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它不仅有着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还有许多值得征服的山峰。深圳的山峰我基本上都攀登过,每一座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莲花山的山顶广场有邓小平雕像,塑像的造型极具动感,大步向前迈步的姿态,寓意着深圳改革开放的步子要迈得更大一些。梧桐山鹏城第一峰,登上俯瞰整个深圳,感受大自然的壮丽。阳台山可以眺望宝安和大浪,享受城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凤凰山不仅是宝安的第一山,还有文天祥家庙可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观音山的青山与百年古寺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宁静。因为我住在塘朗山脚下,在深圳登山最多的还是塘朗山。
一、条条道路极目阁
塘朗山,属于鸡公山系,是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东北部的山峰。自明清时期就有客家人迁移定居在这儿,他们是塘朗山的第一批原住民。塘朗山坐山拥海,直面深圳湾与城市核心区的壮阔全景,将被打造成一座名片级的深圳湾区城市看台。深圳塘朗山上山路径有许多:1、盘山公路(休闲线),龙珠门 → 盘山公路 → 极目阁。沿途亮点有:赏荔亭:猴群高频出没区,可远观野生猕猴;青云台:沿途观景台,适合拍摄日落和城市风光;百尺天梯:暗红色陡峭楼梯,登顶前需攀爬约70°台阶。2、荔云登山道(健身线)。龙珠门 → 荔云登山道(步行台阶) → 极目阁。沿途亮点:山林植被:沿途植被茂密,偶遇野生动物如松鼠、鸟类;百尺天梯:与盘山公路路线交汇后需攀爬同一段天梯。3、深云谷入口(野趣线)。深云谷 → 乐山径(台阶路) → 极目阁。人少安静,沿途有溪流、竹林,适合拍照和深度徒步。4、茶光手作步道(挑战线)。茶光站 → 手作步道 → 极目阁。原始山路,坡度陡峭,心率飙升明显,适合追求高强度运动的登山者。5、梅林水库穿越线(长距离徒步线)。梅林水库 → 南山边界阶梯 → 极目阁。包含急升坡与缓降坡,考验耐力,可串联梅林水库与塘朗山主峰。6、北侧野趣线(最美路线)。长源村石板路绿道入口,石板绿道 →双道廊桥→涂鸦墙→凤凰径→蝴蝶谷→储云屿→望天骡峰→陶然小憩→极目阁。7、红岭中学南线(小众线)。红岭中学 → 山林小径 → 极目阁。8、储云屿溪谷线(自然风光线)。深云广场 → 储云屿岔路 → 乐山径 → 极目阁。另外,还有一条野路(深度探险路)。从塘朗山隧道北口西侧,直接抵达极目阁。
塘朗山主峰360°观景台俯瞰深圳CBD、深圳湾及香港米埔湿地。峰顶极目阁,登高望眼,东看梧桐山、鸡公山(银湖山)等连绵起伏山脉,南瞰桃源村、深圳湾、华侨城,香港。远处蔚蓝大海一望无垠,近处罗湖、福田、南山三区尽收眼底,北望西丽水库、长岭皮水库、阳台山、深圳野生动物园。西端止于红花岭,西北观望,可见珠江口海域、大小铲岛、新安、西乡、福永、宝安机场等。山高谷深,林茂水长,山中有丰富的宝藏资源。如果是晚上登上山顶,展现在面前的是蔚为壮观的深圳夜景:灯海茫茫、光影闪烁,在龙珠大道、北环大道、广深高速、深南大道、滨海大道、沙河西几条大道的交错下,足可见深圳南山区与福田区的雍容、繁华。在山顶一处的大石头上赫然写着这样两句话:“登山治百病,百病怕登山”。心旷神怡之时,游人雅客兴致所至提诗云:塘朗峰高碧海琼楼皆悦目,林泉景胜青山绿水总宜人。
二、株株本草总是情
塘朗山,山高谷深,林茂水长,山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塘朗山主要药用植物有:4、仙湖苏铁,根茎含生物碱,民间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治疗跌打损伤。深圳唯一野生种群分布于塘朗山,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金毛狗,根状茎入药(称“狗脊”),可祛风湿、强腰膝,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植株基部密被金黄色长茸毛,形似金毛犬;3、桫椤,茎干可清热解毒,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4、土沉香,树脂(沉香)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的功效,国家重点保护二级渐危植物;5、白桂木,根皮可祛风除湿,列入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塘朗山为其原生栖息地之一。6、粘木,树皮含单宁,可收敛止血,外用治疗创伤出血(国家三级保护植物)。7、苏铁蕨,根茎可清热利湿,用于痢疾、黄疸型肝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8、藿香蓟,全草可清热解毒、消炎止血,民间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外伤出血等症。9、鬼针草,全草入药,可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跌打损伤及蛇虫咬伤。10、野葛,块茎(葛根)可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用于发热头痛、糖尿病辅助治疗;11、藤蔓外用可消肿止痛。12、半边旗,全草可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民间用于痢疾、外伤出血及肝炎辅助治疗。13、鸡屎藤,全草可消食化积、祛风活血,民间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风湿疼痛及跌打损伤。塘朗山的药用植物兼具生态价值与传统文化意义,探索时请遵循“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的原则。
忽然听到从塘朗山脚下大沙河畔塘朗书院传来的:“医者,生死攸关,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沙河学派同仁,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怀仁心仁术之志,具至诚至精之能,达博爱博意之境。”朗朗读书声。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