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灯谜话中药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5-02-11 21:04 阅读量422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元宵灯谜话中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正月十五夜灯》张祜(唐) 

元宵节,又称灯节(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说文解字》:“元,为始;宵,为夜。”,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名“元宵节”;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国人历来重首尚新,各地以“闹”为主题的活动形式多样,既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等民俗活动,也有舞龙灯、踩高跷等社火表演,表达着人们祈祷丰年的意愿。节令特色食品是“元宵”,又称“汤圆”,寓意团圆、美满。

猜灯谜,谜语一直是中华传统的益智游戏,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灯谜”成为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助兴项目。灯谜是贴在元宵节花灯上供游人猜的谜语。元宵节猜灯谜成熟于明清时期。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前去观看灯会。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了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一个名称。

‌元宵节猜中药灯谜‌是一种结合了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知识的趣味活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元宵节中药灯谜:涨潮(打一中药名)—胖大海;绝命丹(打一中药名)—没药;九死一生(打一中药名)—独活;三省吾身(打一中药名)—防已;云雾蔽日(打一中药名)—锁阳;老蚌生珠(打一中药名)—贝母;机构繁多(打一中药名)—百部;五月初五(打一中药名)—半夏;天府之宝(打一中药名)—川贝;初入其境(打一中药名)—生地;假期休完(打一中药名)—当归;四通八达(打一中药名)—路路通;仙人之歌(打一中药名)—神曲;梁上君子(打一中药名)—木贼;旧的裘革(打一中药名)—陈皮;龙王跨下驹(打一中药名)—海马;赵云的故乡(打一中药名)—常山;万物齐眠梦中幽(打一中药名)—全蝎;寿比南山不老松(打一中药名)—千年健;读罢群书增见识(打一中药名)—益智;人人都说家乡好(打一中药名)—熟地;忠诚老实(中草药名)——厚朴;妇女节前一天(打一中草药)——三七;起宏图(打一中草药名)——远志。

元宵佳节祝各位朋友阖家团圆、幸福长久!

许建阳

于朗麓书斋

2025.2.11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