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熟新年喜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5-01-18 11:55 阅读量351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天门冬熟新年喜

自拨床头一瓮云,幽人先已醉浓芬。

天门冬熟新年喜,曲米春香并舍闻。

菜圃渐疏花漠漠,竹扉斜掩雨纷纷。

拥裘睡觉知何处,吹面东风散缬纹。

                              ——苏轼(宋)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尝,遂以大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开篇“自拨床头一瓮云,幽人先已醉浓芬”描绘了诗人独自打开一坛美酒,隐士般的诗人已然沉醉于浓郁的酒香之中。诗人与朋友在美酒中共享欢乐的情感。“天门冬熟新年喜,曲米春香并舍闻”新年之际,品尝用自己在海南发明的“天门冬酒”(糯米和草药天门冬酿制,具有滋补五脏、调和六腑功效)和“曲米春”这些美酒,感受到季节更迭带来的美好。“菜圃渐疏花漠漠,竹扉斜掩雨纷纷”描绘了随着季节变化,菜园里的花朵渐渐稀疏,竹门在细雨中半掩的景象。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拥裘睡觉知何处,吹面东风散缬纹”则表现了诗人沉醉后的放松状态。穿着皮衣入睡,不知身在何处,只有和煦的东风拂过脸庞,带走脸上的红晕。这种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时光的享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时光的享受。

一、天门冬性味归经

天门冬,又称三百棒、武竹、丝冬、老虎尾巴根、天冬草和明天冬等。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天门冬的块根。天门冬原产于南非,现在主要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川内江市东兴区是“中国天冬之乡”,内江天冬种植历史已有1400余年,食用历史有180余年。天冬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被归为“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上品药。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天门冬:“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本草纲目》记载:“草之茂者为虋,俗作门。此草蔓茂,而功同麦门冬,故曰天门冬,或曰天棘。”天门冬性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功效。主治燥热咳嗽,阴虚劳嗽,热病伤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喉肿痛。虚寒泄泻及风寒咳嗽者禁服。忌鲤鱼。畏曾青。现代研究:天门冬全草含天冬酰胺(天门冬素)、固体皂苷、黏液质、糖醛衍生物、17种氨基酸、葡萄糖及果糖。抗氧化、抗菌、抗肿瘤、延缓衰老、降糖、镇咳和去痰药理作用。另外,天门冬还有杀灭蛔虫、赤虫、蛲虫等寄生虫的作用。

二、天门冬配伍运用

天门冬是临床常用药,其主要配伍有:1、配伍‌麦冬‌:,天门冬与麦冬用,两者都能滋阴润肺、生津止咳,适用于肺阴不足导致的干咳少痰、咽干口渴等症状。2、配伍‌枸杞,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与天门冬搭配,可增强滋阴补肾的效果,对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视力减退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配伍‌百合,百合能清心安神、润肺止咳。两药配伍对于心肺阴虚所致的心烦失眠、咳嗽有较好的调理作用。4、配伍‌玉竹,玉竹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与天门冬搭配,能加强滋阴润燥的作用,可用于改善阴虚燥热引起的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5、配伍‌沙参,沙参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和天门冬搭配,对肺胃阴虚之证,如干咳少痰、胃脘隐痛、口干欲饮等有一定的缓解效果。6、配伍‌红枣,天门冬与红枣搭配,既能养阴滋肾、益胃生津,又能补血行气、滋养容颜。7、配伍‌山药,天门冬的养阴生津之力与山药的补脾健胃之功共同作用于人体,既能滋阴润燥又能健脾养胃。8、配伍地黄与人参,能补益上中下,即肺、脾、肾三脏,补肺气,助脾运,益阴津。因组方的三味药名中分别有“天”“地”“人”字,借用“三才”而名“三才汤”。用于治疗虚劳不足、骨蒸潮热、面色萎黄。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天门冬的搭配方式多样,但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苏轼发明的“天门冬酒”具有抵抗瘴气的功效。通过自酿酒的过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许建阳

于朗麓书斋

2025.1.18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