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山丹逐晓风 春荣分到豨莶丛——豨莶草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5-01-17 11:49 阅读量425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红药山丹逐晓风 春荣分到豨莶丛——豨莶草

红药山丹逐晓风,春荣分到豨莶丛。

朱颜颇欲辞镜去,煮叶掘根傥见功。

                          ——黄庭坚(宋)

《一夕风雨花药都尽,唯有豨莶一丛濯濯得意戏题》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红药山丹,随着早晨的微风,向四周散发着芬芳。春天的荣华繁茂,分布在豨莶丛中。朱颜少年颇有离别之意,欲辞别镜中容颜,踏上他的征途。他像采摘煮叶,挖掘草根一样,有着决心和毅力,希望能实现他的雄心壮志,见证自己的成就。诗人以简洁、自然、富有意境的语言,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之情,以及对生命的赞美。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以谪仙自称,世称金华仙伯。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有“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工诗词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论诗推崇杜甫,讲究修辞造句,强调“无一字无来处”,擅长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他的诗和苏轼齐名,并称“苏黄”。

一、豨莶草性味归经

豨莶草,豨莶草别名粘苍子、黏糊菜、黄花仔、肥猪草、虎膏、狗膏等。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干燥地上部分。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豨莶草载入本草最早见于唐朝苏敬等编写的《新修本草》,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北宋《图经本草》也都记载了它的药用。它的正名是从气味而来。豨,原就用来指猪。古代楚人对猪的称呼就是豨。莶,指辛味。这种草,气如猪臭而味辛恶,故以豨莶来命名它。《救荒本草》言其嫩苗炸熟,浸去苦味,油盐调食,故俗谓之黏糊菜。”豨莶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阴血不足者忌服。豨莶草主要含稀益四醇、生物碱、酚性成分、皂昔、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等成分本药材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作用,还有降压、扩张血管的作用,此外,还可发挥抗氧化和抗早孕作用具有镇痛、免疫抑制、抗血栓及抗病原体等功效。

二、豨莶草配伍运用

豨莶草在临床常见配伍:1、配威灵仙,豨莶草善走窜开泄,长于通经活络;威灵仙辛散而通,长于祛风除湿。二者相须为用,功效更著。2、配臭梧桐,豨莶草祛风除湿,臭梧桐舒筋活血。二者相配,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显著。3、配当归,豨莶草祛风湿、强筋骨、化湿热、解毒;当归补血活血、舒筋活络。两药相配,祛风与活血并施,解毒与养血兼顾。4、配海桐皮,海桐皮苦辛平,入血分,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偏于走上;豨莶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降压。两药配伍应用,功能祛风除湿,通利血脉。5、其它,‌与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可用于治疗疮痈肿毒红肿热痛者。‌与木瓜、防风、五加皮等配伍,可用于治疗四肢麻木等。‌与川牛膝、天麻、草决明等同用,有较好的改善肢体麻木、头晕等症状的作用。

稀莶草的花语是“遗忘”与“重新开始”这风中摇曳的小黄花,似乎是想要遗忘自己的味道、遗忘不堪一切,迎接这朝阳初露,迎接着崭新的开始!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5.1.17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