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涂云母 多方带药翁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4-12-27 14:53 阅读量153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无力涂云母 多方带药翁 

无力涂云母,多方带药翁。

符因青鸟送,囊用绛纱缝。

汉苑寻官柳,河桥阂禁钟。

月明中妇觉,应笑画堂空。

                ——李贺(唐)

‌李贺的《恼公》诗是一首辞藻繁艳、旨意幽隐的诗歌,以其难懂著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情感的深刻描绘。此诗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当时,它在后世的引用和解读中,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无论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还是对社会风貌的描绘,都让《恼公》成为了一首经典之作。李贺,字长吉,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郡,世称“李昌谷”,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唐朝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者,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云母在古代有多种应用。它曾被用作矿物颜料,通过岩画、壁画等形式记录人类的生活与劳作。云母还被用于制作香粉胭脂、镶嵌在屏风或扇子上,增添闺中情趣,云母作为一种中药运用于临床防病治病。

一、云母的性味归经

云母,又称云华、云珠、云英、云砂、磷石和云粉石等。实际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中药云母的最早记载出现在《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其味甘、性平,主治肌肉麻痹、风邪、眩晕等症状,还能安五脏、益子精、明目。抱朴子迁药篇云:“云母有五种,其多五色并具,如见青色多者名云英,宜春服之,见赤色多者名云珠,宜夏服之,多白色者名云液,宜秋服之,多黑色者宜冬服之,如见只有青黄二色者名云沙,宜长夏服之,如见晶莹剔透纯白者,可以四时常服之。”云母性味甘,温、无毒,归入肺,脾、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安神镇静、祛风止痒、收敛固涩等功效。主治虚喘,眩晕,惊悸,癫痫,寒疟,久痢,金创出血,痈疽疮毒。忌羊血,恶徐长卿,阴虚火炎者慎用。云母主含铝钾的硅酸盐,其中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氧化钾、水。此外,还含有钠、镁、铁、锂等,并含有微量的氟、钛、钡、锰、铬等成分。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改善痰液黏稠、加速血液流动的作用。

二、云母的临床配伍

中药云母功能多样,被誉为矿物中的珍品。临床常见配伍:1、配伍蜀漆、龙骨(《金匮要略》蜀漆散),方中蜀漆祛痰截疟;云母、龙骨助阳扶正,镇逆安神。合用有助阳、祛痰、截疟之效。2、配常山,云母,味道甘甜,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还有收敛固涩之功。常山涌吐痰涎,截疟,二药配伍用于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疟疾。3、配白粥,养胃止泻,用于治疗小孩脾虚引起的痢疾。4、配白茯苓,白茯苓通常有健脾、宁心、利水渗湿、改善脾虚食少、缓解心神不定等功效和作用。主要适用症久痢经年不愈。5、配白矾,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二药配伍补益精髓,主治肾脏冷极、妇人积冷证。有下气消痰,平肝镇惊的作用,治疗玩痰,老痰,浓稠交结,气逆咳喘。6、配伍沉香,黄芩,大黄。下气消痰治疗顽痰咳喘。7、配伍薄荷,治疗痰积井痫引起的抽搐,既能攻消痰积又能平肝镇惊。8、配合滑石,治疗湿热导致痰食停聚,痞块腹痛。9、配伍木香、巴豆霜,寒积导致的腹痛。以上配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云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应用。云母被视为吉祥之石,寓意福运绵绵、平安喜乐。其温润通透、光彩夺目,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意义。云母的晶体结构稳固,具有强大的磁场,可以抵御邪气侵袭,保佑平安,被视为辟邪保平安的象征。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12.27

相关疾病: